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其二)

不为兰伫结芳迟,石介螾舒信所司。

便化邓林犹作杖,即飞海水尚支祈。

龙威别錾文章岭,玉笥长沦忠孝漪。

西子荷花同寄恨,冬青梅似吊鸱夷。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不及古人玩芳草”为题,借芳草寄托对林紫君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慕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沉而含蓄。

首联“不为兰伫结芳迟,石介螾舒信所司”,以“兰”和“石介螾”为意象,暗喻诗人虽未能如古人般长久地驻足欣赏芳草之美,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石中的虫子一般自然流淌,无需刻意安排。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林紫君情感的真挚与自然。

颔联“便化邓林犹作杖,即飞海水尚支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寄托。将林紫君比作邓林中的树木,即使化为木杖,也依然承载着对林紫君的思念;同时,以“海水”象征广阔无垠的情感世界,“支祈”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这两句诗通过奇特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远与复杂。

颈联“龙威别錾文章岭,玉笥长沦忠孝漪”,以“龙”和“文章岭”象征林紫君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玉笥”与“忠孝漪”则分别代表了林紫君的美德与忠诚,以及诗人对这些品质的深深怀念。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林紫君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尾联“西子荷花同寄恨,冬青梅似吊鸱夷”,以“西子荷花”和“冬青梅”为意象,将林紫君与古代美女西施和冬青梅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林紫君的深情厚谊。同时,“吊鸱夷”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对林紫君离世的哀悼之情。整首诗在结尾处收束有力,情感表达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各种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林紫君的深切思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其三)

芙蓉木末吹参差,鳏凤雌龙喟碧涯。

树介孤生无侧理,女贞内美自秋怀。

涉溪以远虎三笑,逃竹于幽绿一斋。

采秀樊桐今已矣,劳将酒脯祭文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其四)

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

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

芳州鹦鹉多文采,忍向归乡听虎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哭南叔

木落秋飔夜壑溅,空悲毅魄赴幽泉。

自焚象齿腥谗剑,不惮鸡牺种祸田。

雌伏宁为万物后,雄飞终任众材先。

芳州不忍生兰杜,独解蒯缑挂墓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其一)

语风红笑荡春裪,锦瑟心心视佩刀。

兕虎能吟哀凤曲,鸩鸠勿讽左徒骚。

帝江自昔名歌舞,才子于今重杌梼。

短水到门红影瘦,苔芩魂授折溪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