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

靖觉镜□津。浮生厌人职。辟志访□游。

云峻期登涉。拂衣出州□。缓步入烟域。

苔替□径□。巃?星路逼。霞□□□友。凤驾缘虚赩。

披衿接九贤。合盖高顶极。峥嵘非一□。

林峦迭峻巇。双阙承汉开。绝巘虹萦敕。

涧岨禽迹迷。窦狭鸟过亟。层穴通月□。

飞岫陵地忆。回首盻京关。连州□莱即。

还济河渐□。□来尘玉食。藏名隐仙丘。

希言养神直。依微姑射踪。□□朱台日。

尔时春岭明。松沙若点殖。攀石坐危□。

□□栖倾侧。谈对洙㠇宾。清赏妙无色。

图外表三玄。经中精十力。道音动齐泉。

义风光韶棘。此会当百龄。斯观宁心识。

目海浅毛流。□崖瞥鸿翼。相翔足终身。

谁辩瑶与□。万象自云云。焉用挂情忆。

槃桓竟何为。云峰聊可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道昭在云峰山与道俗人士论经书的情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内心世界。

首句“靖觉镜□津”,以“靖”字开头,暗示内心的平静与觉醒,如同镜子般映照出真实的自我。接着“浮生厌人职”,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

“辟志访□游”一句,表明了诗人决心离开尘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云峻期登涉”则具体指出了目标——攀登高山,寻求心灵的升华。

“拂衣出州□”、“缓步入烟域”等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步入自然的自由与洒脱。接下来的“苔替□径□”、“巃?星路逼”等描绘了登山途中的艰难与险阻,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霞□□□友”、“凤驾缘虚赩”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精神之高远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披衿接九贤”、“合盖高顶极”等描述了诗人与智者相聚,共同探讨经书,追求真理的过程。这一部分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精神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执着。

“峥嵘非一□”、“林峦迭峻巇”等句,再次强调了登山过程的艰难,同时也象征着追求真理之路的坎坷。而“双阙承汉开”、“绝巘虹萦敕”等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追求。

“涧岨禽迹迷”、“窦狭鸟过亟”等句,通过自然界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也寓意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细致入微地洞察每一个细节。

“层穴通月□”、“飞岫陵地忆”等描绘了夜空下的山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回首盻京关”、“连州□莱即”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还济河渐□”、“□来尘玉食”等描述了诗人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等句,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依微姑射踪”、“□□朱台日”等描绘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追慕,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尔时春岭明”、“松沙若点殖”等句,通过春日山岭的明亮与松沙的点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攀石坐危□”、“□□栖倾侧”等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山中攀岩、交谈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

“谈对洙潩宾”、“清赏妙无色”等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清雅环境中畅谈,享受精神上的盛宴,体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图外表三玄”、“经中精十力”等描述了诗人对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其中深奥哲理的领悟。

“道音动齐泉”、“义风光韶棘”等句,通过声音与光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义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此会当百龄”、“斯观宁心识”等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交流的满足。

“目海浅毛流”、“□崖瞥鸿翼”等句,通过海浪、山崖与鸿雁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翔足终身”、“谁辩瑶与□”等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纯洁友谊的珍视。

“万象自云云”、“焉用挂情忆”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万物变化的接纳,以及对情感的淡然态度。

“槃桓竟何为”等句,最后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旅程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郑道昭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探索、追求与感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怀。

收录诗词(4)

郑道昭(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云峰山观海岛诗

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

云路沈仙驾,灵章飞玉车。

金轩接日彩,紫盖通月华。

腾龙蔼星水,翻凤映烟家。

往来风云道,出入朱明霞。

雾帐芳宵起,蓬台植汉邪。

流精丽旻部,低翠曜天葩。

此瞩宁独好,斯见理如麻。

秦皇非徒驾,汉武岂空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咏飞仙室诗

岩堂隐星霄,遥檐驾云飞。

郑公乘日至,道士投霞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刺谗诗

巧佞巧佞,谗言兴兮。营营习习,似青绳兮。

以白为黑,在汝口兮。汝非蝮虿,毒何厚兮。

巧佞巧佞,一何工矣。伺间伺忿,言必从矣。

朋党噂?,自相同矣。浸润之谮,倾人墉矣。

成人之美,君子贵焉。攻人之恶,君子愧焉。

汝何人斯,谮毁日繁。予实无罪,何骋汝言。

番番缉缉,谗言侧入。君子好谗,如或弗及。

天疾谗说,汝其至矣。无妄之祸,行将及矣。

泛泛游凫,弗制弗拘。行藏之徒,或智或愚。

维余小子,未明兹理。毁与行俱,言与衅起。

我其惩矣,我其悔矣。岂求人兮,思恕在己。

形式: 四言诗

疾幸诗

彼谄谀兮,人之蠹兮。刺促昔粟,罔顾耻辱。

以求媚兮,邪干侧入。如恐弗及,以自容兮。

志行偏小,好习不道。朝挟其车,夕承其舆。

或骑或徒,载奔载趋。或言或笑,曲事亲要。

正路不由,邪径是蹈。不识大猷,不知话言。

其朋其党,其徒实繁。有诡其行,有佞其音。

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姤,以逞其心。

是信是任,乱是以多。其始不慎,末如之何。

习习宰嚭,营营无极。梁丘寡智,王鲋浅识。

伊戾息夫,异世同力。江充赵高,甘言似直。

竖刁上官,擅生羽翼。乃如之人,僣爽其德。

岂徒丧邦,又亦覆国。嗟尔中下,其亲其昵。

不谓其非,不觉其失。好之有年,宠之有日。

我思古人,心焉若疾。百凡君子,宜其慎矣。

覆车其鉴,近可信矣。言既备矣,事既至矣。

反是不思,维尘及矣。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