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残雪

春景照林峦,玲珑雪影残。

井泉添碧甃,药圃洗朱栏。

云路迷初醒,书堂映渐难。

花分梅岭色,尘减玉阶寒。

远称栖松鹤,高宜点露盘。

伫逢春律后,阴谷始堪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春天的景色照亮了山峦,玲珑剔透的雪影只剩少许。
井水流入青石井栏,药园中的红色栏杆被清洗得更加鲜艳。
云雾缭绕,如同迷失在梦境中刚醒来,书斋的光影渐渐变得模糊。
花朵散发出梅花般的香气,台阶上的尘埃因寒冷而减少。
远处的松鹤栖息之地显得更加悠远,高处的露盘点缀得恰到好处。
期待着春天的律动之后,阴暗的山谷也值得一看。

注释

春景:春天的景色。
照:照亮。
林峦:山峦。
玲珑:精致剔透。
雪影:雪的倒影。
残:剩余。
井泉:井水。
碧甃:青石井栏。
药圃:药园。
朱栏:红色栏杆。
云路:云雾之路。
初醒:刚醒来。
书堂:书斋。
渐难:渐渐模糊。
花分:散发出。
梅岭色:梅花般的颜色。
尘减:尘埃减少。
玉阶寒:台阶上因冷而少尘。
栖松鹤:松鹤栖息之处。
高宜:适宜高处。
点露盘:点缀露盘。
春律:春天的节奏。
阴谷:阴暗的山谷。
堪看:值得一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与人文环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生活之雅。

"春景照林峦,玲珑雪影残。" 这两句勾勒出初春时节,阳光透过林间,照亮了山峦,而冬日的雪花尚未完全消融,只留下些许残影。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转换,也映射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哀愁。

"井泉添碧甃,药圃洗朱栏。" 这里则是描写庭院生活,井水清澈,滋润着青石甃边;而在药圃中,人们正在进行春季的劳作,将红色的栏杆洗刷得干净。这两句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云路迷初醒,书堂映渐难。" 云雾缭绕,仿佛刚从梦中清醒过来,而书房内外的光影交错,给人一种宁静而又不易达到的阅读体验。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知识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花分梅岭色,尘减玉阶寒。" 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质感,表达了早春景象的独特美感。花朵与梅花争妍,共同装点着山岭;而人行其间,由于花开减少了脚步所起的尘土,使得玉制阶梯显得更加清冷。这两句诗语言优美,形象鲜明。

"远称栖松鹤,高宜点露盘。" 这两句写的是远处山林中的松树和栖息其间的仙鹤,以及高处宜人的露天平台。这既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情怀,也映射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伫逢春律后,阴谷始堪看。" 这两句则是在讲述随着春日律动的节奏,人们开始关注那些曾被忽视的幽深之地。这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探索和发现的热情,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寄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11)

施肩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字:希圣
  • 号:东斋
  •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 生卒年:780-861

相关古诗词

下元歌

契真之道飘飖易,动不动中如有寄。

那知有无可超忽,去住玄机此其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及第后过杨子江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

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形式: 古风

山院观花

初来唯见空树枝,今朝满院花如雪。

门前为报诸少年,明日来迟不堪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太白经附颂

神水华池便是丹,东西高下自相看。

劝君莫把凡铅弄,活计生涯便好捐。

铅则何妨本自铅,铅中何处觅神仙?

东西南北还丹了,争奈仙家不肯传。

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烁烁亦沉沉。

乾坤颠倒驱雷雨,龙跃安能出上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