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恩主户部郎中(其三)

翠轺行色倦秋阴,且听新来泽畔吟。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绿色的马车在秋日阴霾中显得疲惫,暂且聆听湖边新近的吟唱。
云雾升起预示着山川之力,鸟儿鸣叫却无法打动竹子的心意。
光芒闪烁,仿佛指引客人寻找吉祥之气,桐木尾部的余烟带来美妙的声音。
将来想要传达千里之外的信息,只能期待西风中的大雁也能传递消息。

注释

翠轺:绿色的马车。
行色:旅途的神色,形容旅途劳累。
秋阴:秋天的阴霾天气。
泽畔:水边,这里指湖边。
吟:吟诵,诗歌。
云起:云雾升起。
山有助:山川的力量。
鸟啼:鸟儿鸣叫。
竹无心:竹子没有情感,形容无动于衷。
斗光:光芒闪烁。
佳气:吉祥的气息。
桐尾:桐木的尾部。
好音:美妙的声音。
他日:将来有一天。
千里信:远方的信息。
西风:秋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呈恩主户部郎中(其三)》。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翠轺行色倦秋阴" 这句透露出诗人在秋日游历时心中的疲惫与哀愁,"翠轺"指的是车厢或马车,"翠轺行"则是形容车辆行驶的景象。"行色倦"表现了诗人的情绪,"秋阴"则营造出一个萧瑟、寂静的氛围。

"且听新来泽畔吟" 这里诗人在倦意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期待,"且听"是请人暂停或等待,"新来"可能指的是新到的消息或者新的开始,而"泽畔吟"则是形容水边的吟唱之声。

接下来的两句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描绘了自然界中山与竹的对比。诗人通过云起而感知到山的支持和力量,而对于鸟鸣在竹间却感到无可奈何,因为竹子似乎没有心思去回应或理解。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受。"斗光"是星空中的斗宿之光,"指客"可能是指引导过往行人。"桐尾收烟"形容的是树梢收敛着轻烟,而"得好音"则是获得了美好的声音。

最后两句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远方消息的愿望,但却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困难。"他日"指的是将来某一天,"欲通千里信"是希望能够传送给远方的人的信息,而"西风吹雁亦浮沉"则形容了即使在大自然中,即便是轻盈如羽毛的东西也难以保持稳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期望,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隐君挽词

贵口轻翾意自融,鸣柯芥羽逐春风。

猗欤宋氏青云器,师我缁川白发翁。

沃壤可彰千载义,旧窗空负一生功。

新阡无用栽凡木,待看奇才长碧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王提举二首(其一)

新岁祥分葆羽车,老君抱送浃云霞。

夏正更籥称觞近,蜀道占星故国赊。

尚忆前时司玉牒,试簪明日剪金花。

这回飞燕知恩旧,肯到寻常百姓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寿安夫人挽词

闺门秀色擢冰清,行佩兰苕八十春。

传道先生为择配,起家著作不忧贫。

金花贴子分双轴,子舍登瀛有几人。

千仞龙华松竹域,妇姑虽死亦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张安化重阳日置酒挽同官游灵泉寺登高时适有客占牧之诗一联因缉成一首书寺垣

白发新迁客,黄云古战场。

自然堪堕泪,何必更重阳。

山削孤城起,河兮细水长。

蜀峰高处望,犹是隔秦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