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子殇后二首(其一)》表达了作者对亡子深切的哀思和怀念。首句“消瘦腰支减练裙”描绘了母亲因丧子而憔悴消瘦的形象,暗示着内心的痛苦。次句“异乡音信可堪闻”进一步强调了与孩子的天人永隔,连远方的消息都成了难以承受的悲痛。
“青春满面殇儿泪”运用比喻,将青春年华比作泪水,形象地展示了母亲失去儿子后的悲伤无尽。接下来,“白骨三迁幼女坟”写出了家庭的悲剧,幼女的墓葬迁移多次,反映出生活的动荡和悲凉。
“萍水飘零风颤雪”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漂泊不定和严寒,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冷。“文章消息雨收云”则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亡子才华的记忆,如同雨过天晴后的短暂安慰。
最后两句“业缘尚有迂痴在,爱惜图书未敢焚”,表明尽管生活艰难,但母亲仍坚守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亡子记忆的珍视,不愿焚烧书籍,体现出母爱的执着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母亲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以及对生活的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