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殇后二首(其一)

消瘦腰支减练裙,异乡音信可堪闻。

青春满面殇儿泪,白骨三迁幼女坟。

萍水飘零风颤雪,文章消息雨收云。

业缘尚有迂痴在,爱惜图书未敢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子殇后二首(其一)》表达了作者对亡子深切的哀思和怀念。首句“消瘦腰支减练裙”描绘了母亲因丧子而憔悴消瘦的形象,暗示着内心的痛苦。次句“异乡音信可堪闻”进一步强调了与孩子的天人永隔,连远方的消息都成了难以承受的悲痛。

“青春满面殇儿泪”运用比喻,将青春年华比作泪水,形象地展示了母亲失去儿子后的悲伤无尽。接下来,“白骨三迁幼女坟”写出了家庭的悲剧,幼女的墓葬迁移多次,反映出生活的动荡和悲凉。

“萍水飘零风颤雪”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漂泊不定和严寒,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冷。“文章消息雨收云”则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亡子才华的记忆,如同雨过天晴后的短暂安慰。

最后两句“业缘尚有迂痴在,爱惜图书未敢焚”,表明尽管生活艰难,但母亲仍坚守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亡子记忆的珍视,不愿焚烧书籍,体现出母爱的执着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母亲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以及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殇后二首(其二)

磨蚁旋旋意绪同,伤春随处怯东风。

三年未了隆中卧,一旦谁收稷下功。

满径药苗因病减,隔窗蕉叶为书空。

细寻旧事轮纤指,云水今朝是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夜宿龙江驿

风尘随分三年住,灯火江村一夜留。

入市女郎能买酒,怀家游子怯登楼。

烟中舟楫来京口,云里钟铃出石头。

水净更阑不成寐,隔船乡思起吴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入京口闸

沙城扰扰人归市,喜色津津客过关。

船外寒潮随白鸟,树间花气绕青山。

梦魂风雨今宵减,乡国门墙五日还。

百里波涛幸无恙,满卮村酒慰慈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入晋陵西门往东门晚泊

百年雨露长繁华,烟柳长堤入市斜。

石岸楼船载箫鼓,朱阑帘幕护莺花。

软泥驿路人调马,细水溪桥女浣沙。

待泊黄昏更东下,满城灯火万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