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图为大司徒三川刘公赋

谁剪生绡画神鲤,黄金作鳞丹砂尾。

大者矫健凌飞涛,小者唼喋随波起。

赤日簸弄扶桑潮,此鱼有意排青霄。

气连海岱成肤寸,势挽天河注沃焦。

良工画此有深意,不独研机在山水。

君臣遇合将无同,龙变云蒸亦如此。

燕市何人购此图,宝之不减双璠玙。

持归华屋生烟雾,倏尔沧洲落五湖。

是日天高秋瑟瑟,宾客满堂皆动色。

朱弦喜奏凤将雏,瑶阶更叶兰生日。

知是祯符不偶然,麒麟事业旧青毡。

佩刀王氏元名德,经术玄成本象贤。

腐儒亦解知英物,看尔扶摇上九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鲤鱼图为大司徒三川刘公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神鲤图景,以精湛的笔墨赞美了画中鲤鱼的栩栩如生和象征意义。诗人首先惊叹于画家的技艺,能以生绡画出跃动的神鲤,鳞片如黄金般闪耀,尾鳍如丹砂般鲜艳。大鲤鱼矫健有力,小者活泼可爱,与波涛共舞。

接着,诗人赋予鲤鱼超越寻常的寓意,它们如同日出时的扶桑潮,志向高远,欲排青霄。画面中的气势宏大,仿佛连海岱山河都为之缩为肤寸,天河也为之倾注。这不仅是对画艺的赞赏,也是对君臣际遇的隐喻,寓意着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抱负。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幅画的价值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寓含深远的政治寓意。他推测,欣赏者如燕市之人,会珍视此图,视其价值不亚于珍贵的宝石。然而,画作的命运多变,可能瞬间从华屋移到江湖,象征着世事无常。

最后,诗人描述了画被展示的场景,天高气爽的秋季,宾客们看到此图,无不为之动容。音乐响起,庆祝的气氛浓厚,认为这幅画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刘公的事业如麒麟般显赫。诗人以“腐儒”自谦,但仍能识得此画中的英杰之气,期待它能助刘公一飞冲天。

整首诗通过赞美鲤鱼图,巧妙地寓言了人事变迁和理想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对刘公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运丁行

黄河运卒何艰苦,不值泥涂即风雨。

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

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

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

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

形式: 古风

思归引

平生任性无羁束,蹋翼尘途成碌碌。

年时提椠隐閒曹,此日之官领钱谷。

秖谓朝参远国门,岂知束带无朝昏。

问之几马不能对,上林圈兽都无言。

以兹筋力转驽缓,安能驱逐随车轮。

吁嗟叔夜无深识,邴原辞俸过六百。

我今蹭蹬胡为哉,况乃形容转衰白。

闻道故园初罢兵,薄田数亩可归耕。

扬舲稍待桃花水,策杖须寻漉酒生。

形式: 古风

夏仲昭万竿烟雨图为刘仲恭题

洋州墨竹曾传谱,东吴夏卿亦其伍。

常扫风枝及雨叶,世人往往倾赀取。

此幅离奇动万竿,烟岚灭没蛟龙蟠。

碧鲜下拂彪池浅,翠葆阴生洞壑寒。

天籁刁骚忽然起,水意山情落棐几。

窗前作赋戛金声,林下挥觞助玄理。

烦襟俗状借解纷,始知不可无此君。

写真已足轻尺璧,何况溪边十亩云。

愿君宝之勿轻掷,城南僦舍胜泉石。

藉苔瀹茗时展观,洗予肮脏风尘色。

形式: 古风

感旧篇答苏子川

识君忆自公车日,倾盖论心若胶漆。

长杨羽猎挥毫赋,上兰歌舞联镳出。

自馀风月尝邀致,兴来每过苏端室。

华阳骏骨知在否,乐生高台未萧瑟。

先帝乘龙去不返,小臣江汉扶衰疾。

君亦南浮入会稽,欲寻台岭营芝术。

当时席上几才人,世路艰虞各相失。

罗裳钿翠为谁骄,邻笛哀伤事非一。

岂知日月重昭洗,明堂再睹成周礼。

更衣正叶鸣鸡奏,趋朝不待铜龙启。

颇闻濒海销锋镝,复传宫中罢角抵。

否往泰来理则然,感时抚事空流涕。

管鲍交情今已无,骊黄过眼终难眯。

怜君日侍上方羞,笑余累索长安米。

风云腾踏当奈何,火色鸢肩犹旅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