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谭守登跨鹤台

昔守王道甫,作此跨鹤台。

金行露气高,尝同斸蒿莱。

九日长沙归,晦翁命予杯。

至今清梦长,寂寂令心哀。

君侯我辈人,能赋有馀才。

复兹菊花秋,登临为徘徊。

子美高李句,万里风云来。

世道古犹今,兴也何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同谭守登跨鹤台》。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跨鹤台上登高望远的情景,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昔守王道甫,作此跨鹤台”,以“昔”字引出往昔之事,点明了跨鹤台的由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接着“金行露气高,尝同斸蒿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颔联“九日长沙归,晦翁命予杯”,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后回到长沙,受到友人晦翁的热情款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而“至今清梦长,寂寂令心哀”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心境的感慨。

颈联“君侯我辈人,能赋有馀才”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并且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不及友人,但也尚有余力。这种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

尾联“复兹菊花秋,登临为徘徊”写出了诗人再次在秋天的菊花旁登高,流连忘返的情景。最后“子美高李句,万里风云来”引用杜甫和李白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浙江亭

海风吹潮声,过我栏槛外。

不知地势险,但觉天宇大。

何时一壶酒,挂席上严濑。

班班云寿阴,越山远如带。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访南岩一滴泉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

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

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

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

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

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

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

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

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

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

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

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

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

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

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

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寻梅至梅岭因游红羊石青枫峡

冲寒步晴光,霜重积如雪。

寻梅渡长溪,荦确路曲折。

回风送滩声,静听鸣复咽。

当知我辈游,名与山不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题姜尧章白石洞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

胡为随人间,叹息百虑萦。

洞中应笑我,何不高举轻。

明时乐未正,尚欲追英茎。

它年淳气合,肯有爵服情。

痴人莫说梦,烈士徒殉名。

转庵偶饶舌,已足压旦评。

古来旷达者,谈笑得此生。

临流赋招隐,一奏朱弦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