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

古陕传高士,东郊问草堂。红泉绿树好襄羊。

曾掩松扉双扇,不肯见君王。

胜地留陈迹,征轮绕别肠。樊村泾口小柴庄。

也有梅花,也有碧苍筤。

也有清溪斜抱,明月在回廊。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鉴赏

这首《喝火令》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其内容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气息。

首句“古陕传高士”,开篇即点出主题,高士之名流传于古陕之地,引人遐想。接着“东郊问草堂”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环境之中,仿佛能听到草堂中传出的悠远琴声,感受到高士的淡泊与超然。

“红泉绿树好襄羊”一句,以色彩鲜明的景物描绘,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画卷。红泉流淌,绿树环绕,襄羊悠然自得,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曾掩松扉双扇,不肯见君王”则进一步揭示了高士的品格与追求。他选择隐居山林,不愿与世俗的权力相交,宁愿与自然为伴,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这种对权力的不屑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高士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胜地留陈迹,征轮绕别肠”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胜地虽已成陈迹,但心中的别绪却难以消散,征轮绕行,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樊村泾口小柴庄。也有梅花,也有碧苍筤。也有清溪斜抱,明月在回廊。”这一段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小村庄,梅花绽放,碧竹苍翠,清溪蜿蜒,明月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体而言,《喝火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高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向往。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于中好

当年贺六浑来么。猛挥戈、尔朱摧破。

子升碑下徐郎过。漫嗟赏、无能和。

南陈北魏如旋磨。但一片、两片欹卧。

草间磊磊苔衣裹。没字石、留人坐。

形式: 词牌: 端正好

玉京秋

漳水咽。千秋绕台址,翠波如缬。

阿瞒穗帐,当时徒设。

疑冢都非葬地,问西陵、何处藏骨。哀歌彻。

几多香泪,滴残空穴。若果髯孙雄杰。

约刘郎、连兵撇捩。破邺城、登台一醉,方成宏烈。

痴绝。争荆楚,遂致吴蜀,前盟虚结。两分裂。

铜雀高栖汉月。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玲珑四犯

天外层螺,乍瞥见苏门,岚翠飘缈。

旧有高人,峰顶结庐深窅。

除却乞雨医龙,总只守、半空清峭。

管领他、月壑风岩,时作凤惊长啸。

养生中散空闻教。伴三年、未谙至道。

火光不用全光法,坐锻火光偏耀。

可奈焰烈身危,烧绝广陵琴调。

向碧云飞处,无限意,如风扫。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贺新郎

狂药非佳味。问当时、七贤因甚,但思沉醉。

曹马递兴皆乱贼,魏晋何君可事。

算惟有、酒杯堪对。

枕曲餔糟张白眼,看俗流、群奉丕昭帝。

佯作达,岂无意。甘心埋照应非易。

笑山王、尚留遗憾,始同终异。

守志五君长不变,嵇阮向刘而已。

仗一节、尽能传世。

光禄诗篇高咏罢,度红酣、斜日霜林里。

清戛玉,竹风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