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市闾隘处有祗林,怪是沿街客易寻。
枕聒鼓声嫌县近,门垂帘子觉家深。
焙茶火暖香浮屋,桁竹檐晴晓晒衾。
爱此老僧偏静得,尘埃中养出尘心。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过休休庵》描绘了一幅市井与禅院相融的独特画面。首句“市闾隘处有祗林”,点明庵所在之地并非远离尘嚣,而是位于狭小的市井之中,却依然有佛寺存在,引人好奇。次句“怪是沿街客易寻”,强调了庵的地理位置之便,连过往行人也容易发现。
第三句“枕聒鼓声嫌县近”,通过鼓声的嘈杂,暗示庵虽邻近县城,但诗人却因鼓声而感到喧闹,反映了他对宁静环境的向往。第四句“门垂帘子觉家深”,通过垂帘和静寂,营造出一种深宅大院般的隐秘感,让人感受到庵内的清幽。
第五句“焙茶火暖香浮屋”,进一步描绘了庵内生活的日常细节,焙茶的温暖和香气弥漫,增添了禅意氛围。最后一句“桁竹檐晴晒衾”,写出了僧人们在晴朗的日子晾晒衣物的场景,生活气息浓厚,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欣赏。
整首诗以市井为背景,通过描绘庵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老僧能在尘世喧嚣中保持内心的清净的赞赏。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尘喧俗闹漫悠悠,把舌深藏便罢休。
人以是非来问我,一场鹘突但搔头。
把舌深藏万事休,放开白眼看云浮。
是非当面从人问,断不摇头与点头。
花宫宝塔映湖光,题墨游踪久已忘。
屈指岂胜年契阔,感人何在画存亡。
头衰要雪消难得,山缺教云补不妨。
旧梦又将新梦接,几时风雨活松堂。
宝石岧峣耸梵宫,古城西畔乱山东。
荧荧高叶丹林露,袅袅游丝翠壁风。
下界行人映松竹,半空飞鸟拂帘栊。
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