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其一)

身似霜松老不枯,乞骸犹得侍清都。

百钱浊酒浑家醉,六月飞蚊彻晓无。

美睡不愁闲客搅,出游自有小儿扶。

买山尚恐巢由笑,敢问君王觅镜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像霜后的松树,虽老却不枯萎,还希望能留在京城尽忠职守。
即使只有百文钱,也能买来浑浊的酒,全家人一起沉醉其中,连六月的蚊子也整夜不停。
我不怕闲人的打扰,美梦中自有家人照应,外出游玩时有小孩陪伴。
我梦想买下一座山,但又担心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避世的人会嘲笑,我怎敢向君王请求退隐到镜湖边呢?

注释

身似:比喻。
霜松:比喻坚韧不屈的老者。
乞骸:自请退职,希望归乡。
侍清都:在京城任职。
浊酒:劣质或混浊的酒。
浑家:全家。
六月飞蚊:形容酷暑蚊虫多。
闲客:打扰者,闲散之人。
小儿扶:小孩儿搀扶。
巢由: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合称,象征隐逸生活。
觅镜湖:寻找像镜湖那样的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的晚年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身似霜松老不枯”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经霜不倒的老松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格和虽年迈但精神依旧矍铄的状态。次句“乞骸犹得侍清都”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请求退休但仍希望能留在京城,为朝廷效力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百钱浊酒浑家醉,六月飞蚊彻晓无”,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如浊酒自醉和蚊虫骚扰的忽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的生活态度。诗人不介意闲客打扰,享受美睡,出游时还有小儿相伴,显示出家庭和睦与亲情的温馨。

最后两句“买山尚恐巢由笑,敢问君王觅镜湖”,诗人提到担心像古代隐士巢父、许由那样的人会嘲笑他选择归隐,而自己却不敢像他们那样彻底远离尘世,只求在适当的时候能获得类似“镜湖”(传说中隐居之地)般的宁静。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君王是否理解自己心意的微妙试探。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晚年既渴望清静又不忘报效国家的复杂情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其五)

此身惟有一躬耕,乞得馀年乐太平。

东观并游收昨梦,西湖重到付来生。

一堤草露明晨照,半浦荷风飐晚晴。

历历归途皆胜事,江亭先听棹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其三)

群玉峰头孤梦断,五云溪上野舟回。

傍人鸥鸟自然熟,到处藕花无数开。

麦饭不餍常面槁,柴门闲掩自心灰。

雨来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其二)

黄纸淋漓字似鸦,即今真个是还家。

园庐渐近湖山好,邻曲来迎鼓笛哗。

笾实傍篱收豆荚,盘蔬临水采芹芽。

皇家养老非忘汝,不必青门学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

舴艋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

倦枕不成千里梦,坏墙闲觅十年题。

漆园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