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蟾戛戛闹黄昏,反手为妖覆手祥。
明月夜光遭按剑,可怜箕子学佯狂。
这首诗名为《感蛙》,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诗中以"翠蟾戛戛闹黄昏"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蛙鸣的生动场景,"翠蟾"暗指蛙类,"戛戛"摹写出蛙声嘈杂。接下来的"反手为妖覆手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了世间事物的善恶无常,一念之间可能由吉祥转为妖异。
"明月夜光遭按剑",诗人借明亮的月光象征清白无辜,却被"按剑"的紧张气氛笼罩,寓言了无辜者可能遭受不测的忧虑。最后,"可怜箕子学佯狂"引用历史典故,箕子因纣王暴政而装疯卖傻以保全自己,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蛙鸣和月光的意象,结合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无辜者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在乱世中如何自保的思考。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一自梅边惹著春,山川草木顿精神。
晚来风起香无际,认得香根有几人。
剩觉工夫通草圣,略无闲暇问花神。
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
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日融香煖闹枝头,绕砌回环看不休。
莫把此花容易看,东篱无菊不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