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姬水的《寄张幼于吴山读书》描绘了作者对友人张幼于在吴山隐逸读书生活的想象和赞美。首句“十载东林尘外踪”表达了对张幼于远离尘世喧嚣,在东林寺附近过着隐居生活的敬佩,十年如一日的超然心境。次句“渔歌樵唱上方钟”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渔夫和樵夫的歌声伴随着寺庙的钟声,构成了一幅田园诗画。
“诗成尽染烟霞色,性定应同土木容”赞美了张幼于的诗才横溢,他的诗歌仿佛被山川的烟霞之色浸染,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如同土木一般质朴无华。接下来两句“破戒常持社中酒,捐囊曾买路傍松”,通过描绘友人偶尔违反戒律享用山间美酒,以及慷慨解囊购买路边松树的行为,展现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重溪回壑犹嫌近,更入吴山第一峰”表达了对友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期许,即使身处山水之间,仍渴望更接近那吴山之巅,象征着精神上的超越。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