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二)

晴山点不上多烟,一味清幽澹远天。

最爱长松松下水,秋光都宿钓鱼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晴山点不上多烟”,以“点不上”三字巧妙地描绘了晴朗之日,山峰上空无云无雾,一片清朗,仿佛连烟气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凝聚。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晴朗天气下的山色纯净与空灵。

次句“一味清幽澹远天”,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这里的“清幽”不仅指环境的静谧与清新,更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与宁静。“澹远”则强调了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悠长,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觉。整句诗营造出一幅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和谐与心灵平静的画面。

后两句“最爱长松松下水,秋光都宿钓鱼船”,将视线聚焦于画面中的细节——长松与松下的流水。诗人特别喜爱这一场景,因为在这里,秋光似乎都被凝固在了钓鱼船上,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宁静在流淌。这两句诗通过“最爱”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晴山”、“长松”、“松下水”、“钓鱼船”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与共鸣。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三)

宫钟能亮野烟疏,却好连村带郭居。

欲借武昌楼上月,一观老子兴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画(其四)

天方白醉树红酣,小著溪风淡著岚。

山亦不深秋不浅,最宜松下卓茅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题画(其五)

是听秋声作赋时,秋风多在最高枝。

溪山定不牵成格,欲学王痴我更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画(其六)

觉得山容不耐秋,一山霜树秃于鹙。

怕他误入枯禅道,唤起钟声出梵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