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讯吾邦鹤发翁,惟公遗爱百年中。
轻刑竞喜椼杨脱,薄赋谁嗟杼轴空。
远卜虽孤桐邑望,贞游还喜葛仙同。
从今枌社添尸祝,一念遥应肸蚃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名为《挽许通判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老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
“问讯吾邦鹤发翁”,诗人通过询问家乡的情况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牵挂,"鹤发翁"是指年迈之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追忆。
“惟公遗爱百年中”,这里的“公”可能指的是统治者或有权势的人,“遗爱”则是他们留给民众的恩惠。诗人表达了希望这些恩泽能够持续长久,至少百年不衰。
“轻刑竞喜椼杨脱,薄赋谁嗟杼轴空”,这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绘。在这样的社会中,刑罚宽松(轻刑),人民都能得到解脱(椼杨脱),而税赋也不沉重(薄赋),没有人会为此而叹息(谁嗟)。
“远卜虽孤桐邑望”,“远卜”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孤桐"则象征着寂寞和孤独。"桐邑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渴望。
“贞游还喜葛仙同”,这里的“贞游”可能是指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操或行为,“葛仙”则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士。诗人表达了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悦。
“从今枌社添尸祝,一念遥应肸蚃通”,"枌社"可能是指某个聚会或活动,“添尸祝”则是在这样的场合中增加祝愿。"一念遥应"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得到回响,而“肸蚃通”则象征着信息的畅通无阻。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福祉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理想社会的向往。
不详
妙年故府接英游,盍上周行展壮猷。
再命去天仍不远,此心于世澹无求。
奏功仅许临岩邑,投老才能贰大州。
总为当时人物惜,于公行止一虚舟。
忆袖祢衡刺,尝登元礼门。
相忘如旧识,一笑等春温。
东望山川远,西归岁月奔。
遥怜人筑室,烟锁暮江昏。
嘉会欣千载,偏安隘一方。
言言本周孔,草草笑隋唐。
禁路无停辙,江流有巨防。
空馀遗藁在,万古日争光。
北学源流远,南来岁月迁。
群心知未昧,诸老屹相连。
百岁同归尽,斯文要有传。
宵长残月堕,遗恨渺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