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题徐惟得冲漠斋十二绝(其十一)漆圃逍遥”为题,作者为明代的胡应麟。诗中以一只鹪鹩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首句“一枝殊自慰鹪鹩”,诗人以鹪鹩栖息于一枝之上的形象自比,虽处微小,却能自得其乐,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欣慰。次句“身世千年付泬㵳”,将个人的身世置于浩渺的时间长河之中,暗示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后两句“北海南溟俱莫问,长空何处不逍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遥远的北海还是南溟,都无需去追问,因为在这广阔的长空中,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自由与逍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更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鹪鹩这一形象,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胡应麟在文学创作中的深邃思想和高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