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乱移家后至佛山假居梁冰甫楼馆

潦倒馀生事可哀,一身经乱几千回。

未能拔宅成仙去,又自慵春入市来。

亲友雅情频过语,竹梅凉荫晚兴杯。

贫居举眼无他物,惟有檐峰助咏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世事变迁的诗人,其生活境遇与心境的复杂交织。首句“潦倒馀生事可哀”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哀愁与无奈,暗示了其一生的坎坷与不顺。接着,“一身经乱几千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经历了无数次的动荡与混乱,饱受生活的磨难。

“未能拔宅成仙去,又自慵春入市来”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又流露出其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和对尘世生活的倦怠。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与世俗束缚的生活方式,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尘世,尽管是出于懒惰或是对市井生活的厌倦。

“亲友雅情频过语,竹梅凉荫晚兴杯”描绘了诗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在竹林梅影下的闲适时光。这不仅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通过与朋友的交谈和饮酒,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暂时的解脱。

最后,“贫居举眼无他物,惟有檐峰助咏才”则揭示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即使在最简陋的环境中,诗人也能从周围的景物中汲取灵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种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成为了他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寻找精神寄托的重要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努力。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蕴含了对自然美、友情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

高俨(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其一)

广汉无尘独坐中,桂枝摇影上林东。

渐分杯茗泉花洁,即照关河雁路通。

到夜盈亏原是定,逢时观赏莫教慵。

南华一会蒙庄叟,别有心期与物同。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其二)

最寻静处爱诸峰,云水悠悠莫定踪。

一乱世人时易去,两中秋月夜难逢。

酒当极乐从心醉,事可无才任性慵。

谁说茅檐负佳节,未眠江寺已鸣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古洞

行经古洞入涂溪,物类移尝气不齐。

恶犬吠林如猛虎,野禽投食伴家鸡。

雨晴虹截山腰断,雾重蛇行竹尾低。

暗忆生涯多郁恨,水声呜咽路沉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山中午读图

密林新雨歇,叠壑泻潺湲。

书声午未罢,深坐觉□寒。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