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蒋志父韵

中原百战徯来苏,浸喜衣冠复旧区。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

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历经中原多次战斗期待胜利,渐渐欣喜衣冠恢复了往日的区域。
要想治理好国家需要倚仗老练的将领,怎能将千般忧虑交付给轻狂之人。
山河壮丽引发诗人无尽感慨,烽火连天中饮酒都成奢侈。
如果有人询问西湖是否荒废,放眼望去只剩下几座佛塔。

注释

徯来苏:期待胜利。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阶层。
旧区:过去的统治区域。
老将:经验丰富的将领。
狂夫:轻率鲁莽的人。
山川感慨:对山河壮丽的感叹。
烟火萧条:形容战乱后社会的衰败景象。
酒尚无:酒都难以寻觅。
芜没:荒废。
浮图:佛塔,这里指西湖的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战乱的将领归来时的情景,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开篇“中原百战徯来苏”,说明战争在中原地区已经结束,带来了苏醒之意,这里“苏”字有双关含义,一方面是战争的结束,另一方面也有将领个人心态从战乱中苏醒过来。

接着,“浸喜衣冠复旧区”,表达了对恢复往日平和生活的喜悦。在这里,“浸”字用得甚好,既有浸润之意,也可解为久缓之感,显示了一种期待已经变成现实的情景。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这两句诗转折了情绪,将领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和思考如同老将一般深邃,而他过去那些千头万绪的忧虑,则像是交给了一位不理世事的狂者。这两句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以及个人生命境遇的无奈。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这两句则是从自然景物中汲取情感,山川带来的感慨之深,不可用诗歌完全表达,而现实中的繁华与奢侈(烟火)早已不再,只剩下萧条的遗迹。末了,“酒尚无”则是对过去生活快乐记忆的一种怀念,连带着对当前困顿状况的感慨。

最后两句“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诗人通过提及西湖(此处应指杭州西湖),表达了对于昔日繁华景象已经消逝无踪的感伤。这里的“芜没”形容一种自然而然的衰退,而“望穷惟有几浮图”,则是说尽管四周环境已变得荒凉,但在心中仍保留着一些美好的记忆(浮图)。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更深入探讨了个人对于过往经验、内心世界以及现实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江陵和费察推九蕊瑞莲韵

喜对荆人一笑嫣,吾邦今见此嘉莲。

脂容妩媚目疑幻,玉貌参差骨是仙。

试把万葩千卉较,曾无一蒂九芳连。

分明河洛中兴象,要竭精忠答上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和

老态龙钟雪满头,黄花招我对清秋。

东篱幸可安吾土,南服何堪典此州。

莫忆风巾游汉渚,早呼雨笠访沧洲。

明年把酒知何处,预约家僮酿蚁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和(其二)

最高楼上又层阑,目短元龙空海寰。

栋宇地雄千嶂表,金汤天设两江间。

西风障面曾筹檄,夜月胡床忆佩环。

老去凭虚心辄悸,蜀城虽好不如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和(其一)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