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朔,经杨林作诗,奉命宣布郡县,值大水,蚕麦俱尽,深念民生

吉日涉大川,单舟若鸿毛。

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

已过赤岸渚,复宿杨林皋。

棹师何心术,在险益无劳。

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

蚕熟麦再空,万口声哀嗷。

年时有灾地,白屋皆滔滔。

不能补分寸,奚用征秋毫?

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

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时遭遇洪水,目睹百姓因灾害而生活困苦的情景。首句"吉日涉大川"点明了出行的时机,然而接下来的"单舟若鸿毛"形象地写出船只在洪水中轻盈无助。"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则展现了诗人经历风雨,虽险象环生但依然前行的决心。

诗中"已过赤岸渚,复宿杨林皋"描述了行程中的地理变迁,而"棹师何心术,在险益无劳"则暗含对舟子在危难中仍坚守职责的赞扬。诗人感叹"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

"蚕熟麦再空,万口声哀嗷"直接揭示了灾情严重,粮食歉收,人民生活凄惨。"年时有灾地,白屋皆滔滔"进一步强调了灾害的普遍性,"白屋"象征着普通百姓的居所。诗人感慨自己无法直接帮助,只能"不能补分寸,奚用征秋毫",表达无力感。

最后,诗人提到"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表明自己的诏令本意是温和宽厚的,希望能通过官方传达下去,以期缓解百姓的苦难,"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表达了他身为官员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行程经历,又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公堂宴别作

悠悠我行迈,去此粤山端。

迟明驻征车,爰尽公堂欢。

开颜俯城郭,箫鼓集仪鸾。

谓欲戒醉饮,重此良辰难。

关门集会府,僚友并征鞍。

更辞无别语,但祝长加餐。

役者四五人,相从出林峦。

亦复路傍泣,岂独殊肺肝。

况我离慈母,朝暮侦平安。

送行各如许,焉得不辛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秋日海康斋居

吟事久已落,兹晨遇高秋。

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

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

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

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

胡雁不踰岭,眷眷非良谋。

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

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

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

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怀丹丘,奉寄元尚书

举酒抚往日,酒尽得离愁。

初谓归心迫,海天今已秋。

虎豹守玉关,宫殿天上头。

青春白日和,麟凤俱来游。

广成摄四象,安期扶九州。

下视污浊世,漂转空烟浮。

仙人要我来,招我住丹丘。

岂非交不信,景晏此淹留。

明日鼓桂楫,径泛星河流。

高楼有长笛,黄叶下沧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止酒

大钧播群物,壤壤劳吾生。

得酒足痛饮,何用身后名?

所以戒饮酒,岂矫世俗情?

昨日足欢笑,今日愁思盈。

多见桃李花,语乱作棘荆。

反以饮召欢,何以忘亏成?

靡谷汉诏切,丧邦周诰明。

奚必宇宙内,独有屈子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