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檎近

林沼宜晴雨,翠红无暮朝。

灌木护嘉卉,石泉化奔涛。

行行崇山峻岭,信否故国周遭。仿佛梦里春韶。

盈耳燕莺娇。采菊陶令宅,持钵虎溪桥。

平生胜赏,歌声曾入云霄。

问闲身能几,幽芳暗引,杖藜不觉归路遥。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鉴赏

这首《红林檎近》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内容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织的画面。

首先,“林沼宜晴雨,翠红无暮朝。”这两句开篇即以“晴雨”、“翠红”、“暮朝”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四季变换、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接着,“灌木护嘉卉,石泉化奔涛。”灌木丛中保护着美丽的花卉,而岩石间的泉水仿佛化作了奔腾的波涛,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行行崇山峻岭,信否故国周遭。”诗人行走于崇山峻岭之间,似乎在寻找或回忆着过去的故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寻。

“仿佛梦里春韶。盈耳燕莺娇。”仿佛置身梦境,感受春天的美好,耳边回响着燕子与黄莺的娇美歌声,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采菊陶令宅,持钵虎溪桥。”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持钵虎溪桥”,展现了僧侣修行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与思考。

“平生胜赏,歌声曾入云霄。”一生中享受过的美好时光,歌声曾经飘荡至云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感慨。

“问闲身能几,幽芳暗引,杖藜不觉归路遥。”询问自己还能有多少闲暇时光,幽香的花儿引导着前行,手持藜杖,不知不觉间走远了归途,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

整体而言,《红林檎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绕佛阁

霁霞照晚。波翠草碧,残画溪馆。香径泥软。

旧巢认否,殷勤问来燕。岫云又展。

环顾四野,车过尘满。归路辽远。

更堪雨雨风风占春半。

绣幄去天尺,夜永通明章几荐。

勾起暗愁,鹃声闻楚岸。怕过了清明,番信轻换。

好花谁见。但梦想当年,相映人面。

绕珍丛、醉飞千盏。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碧牡丹.赠半樱

剑气烟云幻。车辙关河贱。

博望归来,酒泛蒲桃春暖。夜月朝花,怀旧游都遍。

绿樱何处江岸。付吟卷。蕙帐幽梦短。

依稀暮鹃啼乱。几日东风,飏起柳绵无算。

露笛吹残,刚画帘垂半。开奁应有新怨。

形式: 词牌: 碧牡丹

渔父.东坡渔父四章,鲜有和者,效颦二解(其一)

渔父出,忘机久。汀鹭沙鸥前后。

凭舷一笑解羊裘,天上客星何有。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父.东坡渔父四章,鲜有和者,效颦二解(其二)

渔父返,风波外。无缆无帆无碍。

交芦倒柳影横斜,皓月半船同载。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