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襄阳司训黄公器竹居

脩竹净如洗,翛翛数百竿。

捲帘通翡翠,散帖映琅玕。

凉月分秋色,炎风生昼寒。

知君慕高节,独立倚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竹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清秀与高洁。"脩竹净如洗,翛翛数百竿",开篇即以“脩竹”点明主题,竹子的修长与洁净,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翛翛数百竿”则描绘了竹林的规模与气势,数百竿竹子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捲帘通翡翠,散帖映琅玕”,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静谧与和谐。翠绿的竹叶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透过竹帘,仿佛可以看到翡翠在流动;而竹节则映照出琅玕般的光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华美。这两句通过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自然又略带艺术感的画面。

“凉月分秋色,炎风生昼寒”,则是对竹林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凉爽的月光将秋色分割开来,使得整个竹林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而炎炎夏日的热风,在竹林中却生出了一丝凉意,这种反差更显出了竹林的独特魅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竹林的避暑功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心灵慰藉。

最后,“知君慕高节,独立倚云端”,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竹子独立于云端,象征着其超凡脱俗的品格,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句话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黄公器先生品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与黄公器先生之间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高洁之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兰谷

种兰在幽谷,清绝少人过。

香露侵衣润,光风拂席多。

瑶琴无俗韵,澧浦有遗歌。

芳室薰融久,应知德不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周彦奇佥宪云南

远别向滇阳,华筵酒满觞。

骊驹方载道,白简已飞霜。

塞外碧鸡近,云间鸟道长。

远人今向化,努力辅藩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行素轩

之人安素履,守分独无营。

风月閒中趣,琴书物外情。

捲帘流水近,欹枕白云生。

扰扰奔驰者,何劳身后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萧主事之官北京

故人膺宠命,改调理刑曹。

恩露沾新绶,天香染旧袍。

征帆迷雪树,去路接云涛。

到日重回首,遥瞻魏阙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