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塞上曲(其四)》描绘了一幅边塞戍守与思乡的画面。首句“远戍金微道”展现了戍边士兵远离家乡,在遥远的金微道上驻守的艰辛。"一上单于台"则点出他们登高望远,遥想敌国的单于台,暗示了边关的紧张气氛。
"关门秋色断"写秋天的关门景色被阻隔,可能象征着与内地的联系中断,也寓含了戍卒对故乡秋景的思念。"羌笛夜声哀"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羌笛的哀音增添了戍卒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少妇龙沙梦"转而描绘家中少妇在梦中来到边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长安鹤使回"借使者归来的意象,寄托了对朝廷消息的期盼,以及对家人平安的祝愿。
最后两句“祇今青海月,流影碧天来”以青海湖的明月为引,形象地写出月光洒落边关,如同家人的思念之情流经万里碧空而来,表达了戍卒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与思乡之情的深沉,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