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少林寺

晨经崿陵关,道路互盘绕。

行寻少林寺,幽谷深窈窕。

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

鸣鞘惊走鹿,驻马闻啼鸟。

可人招提境,云气常缥缈。

苔色连阶除,钟声出林杪。

山僧喜迎客,煮茗汲清沼。

共谈达磨事,所恨知者少。

因登五乳山,纵观万象表。

群峰三十六,一一皆可了。

自谐尘外趣,顿觉心神悄。

澹然欲忘归,暂此息纷扰。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少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晨经崿陵关,道路互盘绕”描绘了清晨经过险峻山路的情景,道路蜿蜒曲折,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艰难。

接着,“行寻少林寺,幽谷深窈窕”点出了目的地——少林寺,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通过描绘秋风在山谷间吹拂,阳光从群山中升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鸣鞘惊走鹿,驻马闻啼鸟”则通过鹿的惊动和鸟的啼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可人招提境,云气常缥缈”赞美了寺庙环境的宜人与超凡脱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苔色连阶除,钟声出林杪”描绘了寺庙内的细节,绿苔覆盖的台阶,钟声从树梢传来,增添了禅意与宁静。

“山僧喜迎客,煮茗汲清沼”表现了僧人们的热情好客,以及他们生活的简朴与清净。

“共谈达磨事,所恨知者少”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们交流佛法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传播不广的遗憾。

“因登五乳山,纵观万象表”描述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视野开阔,万物尽收眼底。

“群峰三十六,一一皆可了”点出了少林寺周边的山峰众多,每一座都清晰可见。

“自谐尘外趣,顿觉心神悄”表达了诗人融入自然,远离尘世喧嚣后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澹然欲忘归,暂此息纷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留恋此处,暂时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林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禅宗文化的深远影响,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都城

维皇建有极,万邦悉来臣。

海宇久宁谧,和气盎犹春。

如何此胡孽,梗化肆凶嚚。

侵轶我亭障,虏掠我边民。

烽火照原野,羽书达枫宸。

天威赫然怒,亲征勒六军。

小臣专督运,黾勉效忠勤。

粮车若流水,载道声辚辚。

翘首望前旌,銮舆拥祥云。

桓桓大将军,感激思报恩。

帐下万貔虎,胜气薄苍旻。

喜凭国威灵,誓清胡虏尘。

行听奏奇捷,声光迈前闻。

形式: 古风

古长城

榆林青山下,云是古长城。

古人不可见,长城今亦平。

空馀饮马窟,泉水喜犹清。

村氓星散居,终岁事农耕。

矧属京畿内,无复风尘惊。

斯民亦何幸,熙熙乐其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鸡鸣山

峨峨鸡鸣山,特立霄汉表。

烟霞增媚妩,日月光照耀。

悬崖有寒雕,老树绝幽鸟。

石梁驾双峰,仰见云缥缈。

想兹与天近,过者重来少。

炮台栖其巅,戍柝戒昏晓。

驻马肆遐观,岚光起林杪。

形式: 古风

鹞儿岭

初经鸡鸣山,倏见鹞儿岭。

肩立犹弟昆,雄秀实堪并。

岚气时相连,翠色互辉映。

悬崖险难跻,飞溜静宜听。

对此时暂留,云归四山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