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辛酉改元嘉泰庚伏之末拉亲友姚述之鲜长源黎元实逃暑南岩讲河朔故事也聪山主从游竟日因摘东坡山谷诗句集成四章题石壁以纪行

江山松柏深复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人间热恼无处洗,借我一庵聊洗心。

世上功名何日是,我生百事常随缘。

吟哦相对忌三伏,歌罢曲肱还醉眠。

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

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

作个生涯终未是,谁能铁里斗铮铮。

相看领会一谈胜,山自白云江自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水间避暑、品茗、吟诗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江山松柏深复深”,描绘出一片幽静深远的自然景象,松柏苍翠,江山壮丽,为后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清风一榻抵千金”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清风的宝贵,即使是一张简陋的床榻,在清风的陪伴下,也价值千金,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珍贵和诗人的超然心境。

“人间热恼无处洗,借我一庵聊洗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渴望在清净的庵中洗涤心灵,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接下来,“世上功名何日是,我生百事常随缘”则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人生百事应随缘而行,不必过分执着。

“吟哦相对忌三伏,歌罢曲肱还醉眠”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吟诗、歌唱的场景,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找到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表现了诗人与僧侣相遇的情景,通过共同追求清凉,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精神层面的追求。

“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提到诗人学习并传承了黄州的诗歌创作方法,通过品茗、思考,激发了灵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作个生涯终未是,谁能铁里斗铮铮”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认为这并非自己真正追求的生活方式,流露出对自由与个性的向往。

“相看领会一谈胜,山自白云江自横”总结了这次聚会的意义,通过与朋友的交谈,心灵得到了满足,自然界的美景也更加令人陶醉,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灵感、享受生活的诗意情怀。

收录诗词(1)

苏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寒雁挟风过古木,春鸠带雨集荒园。

形式: 押[元]韵

示槱默(其二)

飞蛾恋逐眼前光,身殒膏火空茫茫。

蛆蝇变化出复没,生死不离污秽场。

求之有道得有命,可把枯荣乱邪正。

进德修业当及时,去去光阴难语进。

汝为君子无腼颜,啜菽饮水尽亲欢。

不然正使位一品,九地含羞吾得瞑。

形式: 古风

上詹仲通县尉(其二)

西风卷荷衣,披披不成幅。

清霜拆蕙囊,冽冽已成蓿。

如何独东篱,黄华笑寒菊。

物之有盛衰,循环若推毂。

世事良亦然,亦岂物所欲。

金钿镕落日,零露洒寒玉。

人皆惜芳菲,谁复念幽独。

惟有陶渊明,慇勤费培沃。

簪花从帽落,撚酒醉商陆。

从此擅秋芳,芙桂非同录。

问花何以报,剪首荐醽醁。

他时更粉躯,为公采明目。

形式: 古风

热中呈楚南僧

帝炎执鞭驱赤龙,火车万乘烧长空。

长空万里俱蕴隆,流金烁石天地同。

我来亭亭日当午,欲避骄阳竟无所。

愿求一洒杨柳枝,化作东闽万家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