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形式: 词牌: 婆罗门令

翻译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注释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
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枕:斜倚枕头。
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主人公连续两夜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昨宵里、恁和衣睡”,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昨夜未解衣裳,带着满腹心事入睡的情景。次句“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则暗示了同样的情境在今夜重演,显示出一种深深的孤寂。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描绘了主人公借酒浇愁,微醉而归的画面,但醉意并未能掩盖内心的苦闷。接下来,“中夜后、何事还惊起”揭示了主人公在深夜被某种情绪或记忆惊醒,反映出他的内心不宁。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通过环境的刻画,渲染出寒冷寂静的氛围,灯光的闪烁更增添了孤独感。主人公辗转反侧,回忆着过去的欢爱时光,“云雨梦、任欹枕难继”,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现实中无法延续的遗憾。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虽然与所爱之人近在咫尺,但心灵上的距离却如千里之遥,情感复杂而深沉。最后,“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揭示了他们虽有相互怜惜之意,却因现实阻碍而无法相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婆罗门令》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寂寞夜晚的思绪起伏和情感纠葛,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尉迟杯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

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

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绸缪凤枕鸳被。

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

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形式: 词牌: 彩云归 押[阳]韵

惜春郎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形式: 词牌: 惜春郎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

形式: 词牌: 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