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舟行即景

杨柳垂青,梨花晾白,来风乍暖轻寒。

蓬窗悄倚,聊自破愁眠。

遥见晴峰送翠,斜阳外、几点炊烟。

问多少,平桥古道,风舞落榆钱。

轻帆刚一转,黄莺细语,对我堪怜。

更归鸿一一,睇燕翩翩。

书就锦函芳讯,凭伊去、好保平安。

挥毫处,云闲天淡,红日已西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满庭芳·舟行即景》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融合。开篇“杨柳垂青,梨花晾白”,以春日特有的景致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杨柳的嫩绿与梨花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春天的清新与明媚。

接着,“蓬窗悄倚,聊自破愁眠”一句,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倚靠蓬窗、暂时忘却忧愁的情境,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随后,“遥见晴峰送翠,斜阳外、几点炊烟”,远山如黛,夕阳映照,炊烟袅袅,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乡村图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活气息。

“问多少,平桥古道,风舞落榆钱”,诗人以疑问的口吻,对眼前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平桥、古道、随风起舞的榆钱,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风光,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

“轻帆刚一转,黄莺细语,对我堪怜”,轻舟在水面轻轻划过,黄莺的细语仿佛是对诗人的关怀与陪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更归鸿一一,睇燕翩翩”,归巢的大雁与飞翔的燕子,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它们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思。

“书就锦函芳讯,凭伊去、好保平安”,诗人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与祝福,表达对远方亲友的关心与牵挂,这一细节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挥毫处,云闲天淡,红日已西残”,诗人以挥毫作画结束,描绘出云淡风轻、夕阳西下的宁静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满庭芳·舟行即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乘舟游历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92)

吴尚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寒食,舟中作

桃李催人,禁烟时候春寒浅。

佳节好况逼清明,暖柳垂金线。何处留人顾盼。

听枝头、流莺啼遍。关山满目,绿水新波,壮游未倦。

如此春风,重阴叠翠斜阳岸。新红一片水迢迢。

望处如银汉。雨过平沙凌乱。更犹疑、画屏深远。

鹃啼芳草,鹭宿前滩,轻帆几转。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渔歌子.渔人

占取烟波风露清。一竿斜袅小舟横。

收网坐,带蓑行。绿水春山欸乃声。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凤凰台上忆吹箫.癸卯春,偕李凝仙姊、采芝妹同游月牙山

暖绿频舒,轻红方绽,佳游便喜春晴。

趁香尘绮陌,缓步东城。

转过浮桥曲径,遥望见、石壁题名。

回眸处,波纹潋滟,巧啭黄莺。同登。

黛眉秀色,似素月弯弯,不隔蓬瀛。

念山灵无限,柳眼青青。

何处飞来仙境,洗人间、百虑消清。

庄田外,菜花数朵,布谷催耕。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百字令.先大人周年苦奠作

几筵奠罢,对遗真挥泪,痛怀无限。

掌上擎珠膝下玉,海水量恩还浅。

唤地难闻,呼天何酷,促我灵椿返。

百身莫赎,柔肠断处如剪。

凭记画法曾传,词章屡训,犹把身名勉。

只道百年长奉侍,愁煞泉台梦远。

欲拼馀生,奈为萱恋,强把眉痕展。

俄惊周岁,素衾红泪积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