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宣的作品,名为《时诬狱得释旧辱政府相知者以诗见慰因次韵寄谢二首(其二)》。全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恩典与朝廷的和谐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冤屈得到平反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首句“超拜何烦拨芋灰”,以“超拜”形容皇帝的恩赐,用“何烦拨芋灰”比喻过去的冤屈得以洗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解脱与欢愉。接着,“帝家飞骑诏回来”一句,描绘了皇帝派遣使者迅速平反冤案的情景,体现了朝廷的高效与公正。
“清风黄阁唐元老,化日光天舜五才”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诗人自己比作古代贤臣,表达了对朝廷清明、人才辈出的赞美。其中,“清风黄阁”象征朝廷的清正,“化日光天”则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唐元老”和“舜五才”都是古代贤臣的代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期待。
“名会泰阶星象动,身迎皇极岁华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和谐与繁荣,其中“名会泰阶”意味着贤能汇聚,国家治理有序,“星象动”象征着吉祥与希望,“身迎皇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岁华开”则寓意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最后,“阳和欲遍人间世,还听声声画角梅”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温暖与和谐能够遍及人间,不仅在朝廷,也在民间。同时,“画角梅”作为意象,既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冤屈得到平反的喜悦,对朝廷清明与人才辈出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国家繁荣与和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