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乌

城头月出天正白,众乌惊飞啼夜色。

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

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

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城头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城头乌鸦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亲情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首句“城头月出天正白”,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众乌惊飞啼夜色”描绘了乌鸦在月光下突然惊飞的情景,啼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增添了紧张与不安的气氛。

“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乌鸦面临的环境挑战。高高的树枝、多变的风向和露水的滴落,都给乌鸦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它们对声音和阴影的恐惧,使得它们无法得到安宁,这种生存的艰难与恐惧跃然纸上。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则将情感引入,诗人因乌鸦的遭遇而感伤,通过弹奏琴弦来表达内心的悲痛,泪水沾湿衣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最后,“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四句,是对乌鸦家族生活状态的反思。乌鸦一生养育八九只幼鸟,却只能在东西两座山林间活动,这种限制反映了生命的局限性。然而,老乌鸦反哺的行为体现了无私的爱与责任,令人感动。相比之下,桓山乌鸦的分离却显得异常,引人深思,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这不仅是对乌鸦行为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和自然法则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乌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亲情的伟大以及自然法则的深远影响,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惊乌

北林风多丹叶稀,栖乌畏月夜中飞。

哀音乱发不自得,孤影履翻无所依。

作巢欲高避弹射,谁道通宵不能息。

山深林远去冥冥,清露寒霜损毛翼。

形式: 古风

江东梅树江西客,僻地相逢眼俱白。

杂花乱草斗青春,玉树琼枝比颜色。

轻阴漠漠寒不返,清雨高风旦连夕。

惜无白日照芳菲,决云之剑那能得。

忽忆曾过上林苑,五柞长杨心所识。

结根擢秀皆寻常,得地翻宜帝王侧。

后皇嘉树无远迩,尔生自合居南国。

勉留佳实和君羹,丁宁妇女无所摘。

形式: 古风

蒲萄

蒲萄本自凉州域,汉使移根植中国。

凉州路绝无遗民,蒲萄更为中国珍。

九月肃霜初熟时,宝珰碌碌珠累累。

冻如玉醴甘如饴,江南萍实聊等夷。

汉时曾用酒一斛,便能用得凉州牧。

汉薄凉州绝可怪,今看凉州若天外。

形式: 古风

和道粹探春

去岁探花烦两郎,今年逢春情更长。

广文主人似知我,一首新诗能发狂。

载酒可以过扬子,肩舆不嫌干辟彊。

东风老去甚容易,百日醉倒我无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