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卢琦的《赠白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诗人以白云自比,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白云亦何閒,竟日不下山",开篇即以白云的悠闲自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意在强调其不随世俗流转,超然物外的态度。"时从修竹里,相伴一僧还",通过与修竹和僧侣为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悠悠覆松顶,渺渺归岫间",运用形象的描绘,写出白云悠然飘荡在松林之巅,归隐于山峦之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奔走尘俗者,视君何厚颜"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们的批评,认为他们面对白云的淡泊心境,显得过于执着和浮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尘世的淡淡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