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其二)

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

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易恒的《中秋对月(其二)》描绘了月夜的孤独景象和深沉的忧思。首句“耿耿孤光海上流”以明亮的月光照亮海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辽阔的意境,暗示着诗人的孤寂心情。接下来,“几家空想大刀头”暗指人们在月夜下可能怀揣壮志,但现实却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月亮虽美,但探索其踪迹终究徒劳,山河大地似乎也笼罩在无尽的忧虑之中。"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通过秋景的描绘,寓言人生短暂,死后无人收拾,更添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如仙鹤般超脱,就不再为人间的纷扰而哀叹,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月夜抒发了人生的无常与哀愁。

收录诗词(17)

易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家昆山洪武中应荐至京以老罢归有陶情集

  • 字:久成
  • 籍贯:庐陵

相关古诗词

中秋对月(其三)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晓过黄山书所见

海门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

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

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

最是黄山风水阔,莫教吹笛恼龙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睡起

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

杨花易遣为萍去,春梦难冯化蝶来。

草信无名生自得,鹭知有性立还猜。

出门一笑忘情景,濯足清江坐碧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上方小酌僧舍

上方气压湖山胜,老我登临思惘然。

一鸟影沉秋水外,千峰势断夕阳前。

清尊白发酬今日,画舫朱帘记昔年。

独倚危阑重吊古,荒台樵唱起苍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