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伍瑞隆的《纪霜》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十日九风雨”,点明了近期天气的多变与不稳,暗示出秋季的寒凉与萧瑟。接着,“乍晴天有霜”一句,转折描绘了短暂的晴朗之后,天空中却飘落了霜,这种反差强调了天气的不可预测性,也预示着寒冷的加剧。
“凄清动高阁,飞洒到虚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霜降时的氛围。霜的降临不仅让高阁和虚堂显得更加清冷,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感觉。这里的“凄清”二字,不仅形容了环境的冷清,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积柳疑飘絮,凝花作淡妆”则将霜的形态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联系,通过“飘絮”与“淡妆”的比喻,既展现了霜的轻盈与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柳树上的霜如同飘落的雪花,花朵上凝结的霜仿佛是淡雅的妆容,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霜降的独特魅力。
最后,“山中无一事,对此意何长”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思绪。在山中静谧的环境中,面对这满目的霜景,诗人似乎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沉思之中,思考着生命、自然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在这短暂而美丽景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霜降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