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新晴

杖屦访郊晴,秋光泼眼明。

溪痕经水没,山面拨云呈。

霞影收虹影,砧声急雁声。

芙蓉花在否,滑路倩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手持杖杖和鞋子,趁着秋日晴天去郊外漫步。
满眼都是明亮的秋光,溪流痕迹被水淹没,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晚霞中的彩虹影子渐渐消失,捣衣声与南飞的大雁叫声交织在一起。
那盛开的芙蓉花还在吗?请路人帮我走下这滑溜的道路。

注释

杖屦:手杖和鞋子,指代出行工具。
泼眼:耀眼,形容秋光强烈。
溪痕:溪流的痕迹。
山面:山的表面。
霞影:晚霞的影子。
砧声:捣衣的声音。
芙蓉花:荷花的别称,一种水生植物。
滑路:路面湿滑。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著的《秋晚新晴》描绘了秋天雨后初晴的郊外景色。首句"杖屦访郊晴",以悠闲的步履出游,展现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和欣赏。"秋光泼眼明",生动地刻画出秋日阳光洒满大地,明亮耀眼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溪痕经水没,山面拨云呈",通过溪流淹没痕迹和山峰透过云层的对比,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变化。"霞影收虹影",暗示雨过天晴后彩虹的短暂显现,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和动态感。"砧声急雁声"则通过远处的砧声和雁鸣,传递出秋日宁静中的一丝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芙蓉花在否,滑路倩人行",诗人以询问芙蓉花是否还在开放,以及需要人小心行走的湿滑路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胜因院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赵氏楼偶成

过耳南宫捷奏铃,功名宿梦顿呼醒。

清风席上龟占古,细雨楼头鹊语灵。

袖里瑰文珍白璧,眼中霜颖锐青萍。

问津当继宣和躅,要得人言更妙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女清适宁海胡氏回次韵弟观净慈诗写情

自恨当年许嫁轻,临歧悲哽不能声。

痛肠恃酒翻多病,险道登天仅得晴。

女欲有家生世事,谁知与父别时情。

是虽婿玉□堪抱,南望云山泪自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秀出东平礼乐关,将车来览小南山。

西风承命双亲下,上国媒身九译閒。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还。

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