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肩扛竹筐到洛阳,手持拐杖游历北门。
国家到处是兵器盔甲,中原地区遍布着凶残如豺狼的敌人。
社会黑暗正遭遇灾难,回头看我们这些流离失所的人。
自己惭愧才能浅薄,却意外地受到了国家的厚爱。
职位高责任也重,时局危急但我的志向更加坚定。
西北的战事还未结束,东南也不能被侵占。
前进保护自己会感到羞耻,后退又像被围困一样无路可走。
感叹嵩山那位老者,之后才明白他的崇高地位。

注释

荷畚:背着竹筐,象征着平民或劳苦大众的身份。
洛阳: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这里代指朝廷或国家中心。
杖策:手持拐杖,比喻出游或寻求机遇的行为。
北门:可能特指洛阳的某个城门,也可泛指北方的门户。
兵甲:兵器和盔甲,代指战争状态。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常用来泛指整个国家。
明夷:《周易》中的卦名,象征黑暗与困难时期。
遘患:遭遇灾难或祸患。
顾我:回顾自己,自省。
徒崩奔:形容人们因战乱四处逃散的情景。
自惭:自我惭愧。
菲薄才:谦称自己的才能微不足道。
国士恩:国家给予的恩惠,特指高位或重用。
重任:重要的职责。
时危:时代危机,指国家处于动乱之中。
志弥敦:意志更加坚定。
西北:地理方位,也可能特指战乱的边疆地区。
未及终:没有结束,战事持续。
东南:另一地理方位,可能指相对安定的区域。
不可吞:不能被敌人占领。
进则:如果选择前进(参与政事)。
耻保躬:以只顾个人安危为耻。
退乃:如果选择退避。
为触藩:比喻陷入困境,源自‘羝羊触藩’的典故,意为进退两难。
叹息:感慨,叹息。
嵩山老:可能指一位居住在嵩山的智者或隐士。
而后:之后,由此之后。
知其尊:才知道他有多么受人尊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时期的内心矛盾与痛苦。诗人以"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开篇,表达了自己身处战乱之中,行走于洛阳城北门附近的情景。"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则形象地描述了整个国家陷入战争与混乱的状况。

接着,诗人表露出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自责。"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显示了诗人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困境时内心的恐惧和逃避。而"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有限、未能回报国家恩惠的一种自责之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职责的认识和决心,即便是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自己的使命。而"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则可能是指战事纷争,国内矛盾重重,无处安身。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嵩山老"的不同,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隐居山林之人的向往。"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中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失望和对高洁生活态度的敬仰。

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自省与时代感,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反思,展现出一位士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奉赠张荆州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嵓。

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

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形式: 古风 押[咸]韵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驿。

具陈江波事,不异沦弃迹。

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

弹琴收馀响,来送千里客。

平明孤帆心,岁晚济代策。

时在身未充,潇湘不盈画。

湖小洲渚联,澹淡烟景碧。

鱼鳖自有性,龟龙无能易。

谴黜同所安,风土任所适。

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局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