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锦所作的《雨中哭子俨》。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儿子的悲痛与哀思。
首联“几度长吟复短吁,食牛汗血总成虚。”以“长吟”和“短吁”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将失去儿子的悲痛形象化。接着,“食牛汗血总成虚”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儿子的生命比作“食牛汗血”,强调了失去儿子所带来的空虚与无意义感。
颔联“招魂夜拂新封土,阁泪时翻旧读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夜晚拂去新封的土,似乎在呼唤儿子的灵魂归来,而“阁泪时翻旧读书”则表明诗人仍在通过阅读旧书来寄托对儿子的思念,但泪水却无法洗去心中的伤痛。
颈联“天地有愁谁似我,海门无色月沈珠。”将个人的悲痛放大至天地间,提出一个反问:“天地间有谁能像我这般愁苦?”同时,海门无色、月沉珠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黑暗与绝望。
尾联“儿今何地为才鬼,却怪秋来入梦疏。”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儿子命运的无奈与疑问。最后一句“却怪秋来入梦疏”则暗示了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对儿子的思念逐渐淡薄,但这种淡薄背后是对失去儿子的深刻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深切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