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东坡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夜黄州见落花小院闭门风露下二诗因即其韵聊寄目前(其二)

良宵明月为谁好,记得初来正合夜。

城头火客喏不断,花上鹊栖惊欲下。

更深未觉单衣怯,风细只疑清露泻。

漂流南北心已老,绵历间关身自亚。

伤心黄卷不相契,过眼青春难更借。

那知交臂辄深扃,骤学问囚谁与谢。

家书杳邈隔重岭,客饭酸咸真传舍。

慇勤儿女置只鲤,璀璨盘蔬胜木蔗。

定知何日遂能归,却忆今朝真可怕。

解衣就枕已多三,喘咄多言翻自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黄州的一个夜晚,面对落花与月色,回忆起往昔在徐州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句“良宵明月为谁好”,诗人以设问开篇,引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记得初来正合夜”点明了诗人对初到黄州时的美好记忆,与首句形成呼应。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城头灯火、花上的喜鹊、微风和清露,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更深未觉单衣怯,风细只疑清露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后,“漂流南北心已老,绵历间关身自亚”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生活颠沛流离的感慨。

“伤心黄卷不相契,过眼青春难更借”两句,诗人将书籍比作“黄卷”,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逝去青春的无奈。接下来,“那知交臂辄深扃,骤学问囚谁与谢”则表达了对无法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的遗憾。

“家书杳邈隔重岭,客饭酸咸真传舍”两句,诗人通过描述与家人相隔遥远、生活简陋,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对现状的不满。最后,“慇勤儿女置只鲤,璀璨盘蔬胜木蔗”两句,虽然提到家人的关怀与餐桌上的美食,但整体氛围依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定知何日遂能归,却忆今朝真可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前生活的恐惧。最后一句“解衣就枕已多三,喘咄多言翻自骂”则以自我反思结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体现了宋朝文人特有的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初夜有雨意欲晓风大作

昨夜雪深疑有雨,五更还作扫云风。

我于此地虽无责,伤时失事心则同。

起来怅望一吁歔,又觉烈日侵阶红。

隔墙鼓吹去何许,入户哀怨号无踪。

寻花恋蕊尔自乐,啼夫哭子情无穷。

平生感慨垂老别,异时独与新丰翁。

迩来眼力不解事,彷佛推堕此境中。

天公岂肯违一物,尔且莫叹杼柚空。

无心致祷祷必应,会见一雨半年丰。

形式: 古风

送慕容若禔公干环庆邠宁

四月边城气如煮,问龙乞水将致雨。

起我独有泛莲人,相与授诚香一缕。

腹枵不拟谢僧疏,愁对焦枯无告语。

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

此诚未契我辄罢,想望绝疑隔烟雾。

一朝报我檄难留,明日清晨离此去。

我惭君住本为我,君行我乃不得祖。

固知身世不相期,戚戚安能效儿女。

君还我亦脱缰锁,闻道荆醅如泼乳。

使君况是我辈人,便约临高目东注。

经由第一莫迟回,尤物须知原有主。

形式: 古风

再次韵并寄宁州孙子发

顾我从来奈烹煮,况复颠风并怪雨。

出门未必趁鸿鹄,闭门何曾下縿缕。

比来重作坐禅僧,日与虚空相晤语。

初非小智肯自私,终谓大国不可怒。

倦途倾盖得吾人,独喜山行逢豹雾。

仅愧依融累岁留,犹胜投闳经宿去。

东州胜事久欲讲,老滕元将效怀祖。

岂知敏手骤输君,使君方咏罗敷女。

愿侍一笑作先容,试觉醍醐分酪乳。

宁州别乘吾所畏,屹然万弩不得注。

寄声到眼不须论,毕竟生涯谁能主。

形式: 古风

喜雨用前韵

凋瘵尪残不胜煮,欲救镬汤须是雨。

天公爱人甚赤子,忍将性命轻毛缕。

使君屹起石门城,归路壶浆喧笑语。

定知此雨必随来,何用与龙争喜怒。

初疑点点洒醍醐,渐次濛濛萦瑞雾。

一滴入地须一尺,万室焦枯如洗去。

我惭无力助精虔,独致微诚祈佛祖。

深扃不得陪贺燕,坐跋歌姝参舞女。

近传一斛出六斗,盏面浮蛆泛牛乳。

烦君说与猿臂翁,留得滂沱猛如注。

醉中寄我庆丰谣,想见今朝宾与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