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斑染黛色差匀,个个微圆类绿萍。

不比榆钱铺砌白,未饶荷叶点溪青。

陶镕尽出春工巧,磨就多应雨夜零。

好与诗人买风月,何妨积贮满空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每一片都均匀地沾染着淡淡的绿色,形状微微圆润像绿色浮萍。
它们不像榆钱那样铺满地面一片洁白,也不及荷叶点缀水面的青翠。
春天的巧妙工艺仿佛全部凝聚在这里,可能是夜晚雨水细细研磨的结果。
它们应该被诗人用来购买美好的风景和月色,不妨在空庭中积累储存起来。

注释

斑斑:形容颜色分布不均,这里指绿色分布均匀。
染黛色:比喻绿色,如黛色(女子眉毛的颜色,此处代指绿色)。
个个:形容每个个体。
微圆:形状圆润。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似铜钱,白色。
铺砌白:形容大量白色榆钱覆盖的样子。
荷叶:植物,绿色,常见于水面。
点溪青:点缀溪水,使水面显得更青翠。
陶镕:比喻大自然的造化或人工的精巧。
春工巧:春天的巧妙工艺。
磨就:形容经过风雨洗礼或自然过程形成。
雨夜零:可能指夜间雨水的冲刷。
诗人:文学创作者。
买风月:用诗文描绘或欣赏美好的自然景色。
积贮:积累储存。
空庭:空旷的庭院。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萍》,作者是宋代诗人赵企。诗中描绘了萍的形态和色彩,形象生动。"斑斑染黛色差匀,个个微圆类绿萍",写出了萍片的颜色均匀且形状近似绿色的圆形,犹如点点翠色在水面漂浮。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不比榆钱铺砌白,未饶荷叶点溪青",将萍与榆钱和荷叶的白色和青绿进行区分,突出萍的独特韵味。

"陶镕尽出春工巧,磨就多应雨夜零",赞美了春天的巧妙工艺塑造了这些萍,暗示它们可能是雨后新生的产物。最后两句"好与诗人买风月,何妨积贮满空庭",表达了诗人希望借萍来欣赏自然之美,甚至愿意在庭院中蓄满这种诗意的景象,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萍的形态美,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4)

赵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神宗时进士,仕至礼部员外郎。大观年间,为绩溪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仕至礼部员外郎。事迹散见于《宋诗纪事》卷三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企“以长短句词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

  • 字:循道
  • 籍贯:南陵(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题北山松轩

万木有荣谢,此松无盛衰。

梦阑秋韵起,棋罢午阴移。

般匠顾不顾,秦君知未知。

亭亭高节在,看取雪霜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石桥

绀宇凌云接太和,萦回委曲过山阿。

灵峰散彩祥光满,宝盏浮花景象多。

瀑布迅从双涧落,禅徒争向一梁过。

何当摆脱尘埃路,洗去人间万事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显孝南山寺

背日西来眼界明,隔溪遥见梵王城。

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

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

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兜率寺

一到巾山眼界宽,招提直在翠微间。

黄鹂过处金穿柳,白鹭飞时雪点山。

渔艇两三随月上,海帆八九趁潮还。

归时听得梅花角,落日西城未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