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外子

法法缘成法法空,个中消息有谁通。

寂光常照如如佛,唤作如如又一重。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禅意,探讨了佛法与宇宙真理的奥秘。首句“法法缘成法法空”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指出一切法(事物、现象)皆由缘起而生,同时又因缘尽而空无自性,体现了佛教中“缘起性空”的核心思想。

接着,“个中消息有谁通”一句,提出了一种疑问,即在如此深奥的佛法真理之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领悟其中的微妙之处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佛法高深的理解难度,也暗示了悟道者的稀少与珍贵。

“寂光常照如如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寂光”(寂静光明,指佛性或宇宙本体)与“如如佛”(永恒不变的佛)联系起来,强调了佛性在寂静中永恒存在,如同光明普照万物。这不仅是对佛性的赞美,也是对宇宙真理恒常不变的肯定。

最后,“唤作如如又一重”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指出即使称其为“如如”,这种真理仍然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范畴,存在着更深一层的意义。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暗示了佛法真理的无限性和探索的无止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哲学与禅宗思想,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宇宙真理与个人觉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能性。

收录诗词(2)

汪观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东门

屈指南朝几天子,建都立极如流水。

翻笑秦皇谋虑多,埋金凿门何尔尔。

空留花笑杜鹃啼,钟阜之东淮水西。

日听居民说故事,寻踪问迹想端倪。

内外都门记历历,江东锁钥名更的。

孙刘土宇仅三分,萧李江山只半壁。

明祖犹将遗址修,欲存六代旧风流。

沿习至今三百载,又成废堞与荒丘。

宁知此地是门户,敢易称戈招外侮。

可堪城下白头翁,每一经过增仰俯。

形式: 古风

鸡鸣寺

人家十万钟山西,楼阁排空云欲低。

醉梦酣情如雾雨,一声破晓闻天鸡。

自从宵旰无帝子,露白薨薨虫欲死。

星沉日落五十年,谁复平明整冠履。

前临禁苑后台城,近视远视无限情。

宫殿荒芜孤寺在,可堪漏尽与钟鸣。

门前细细寒流咽,似洗当年燕啄血。

不尽兴亡今古愁,应从此地观生灭。

形式: 古风

重过鹤来庄有感

繁华相继尽,每到只孤行。

亭畔空余竹,花间尚有莺。

废兴同世事,冷暖自人情。

往日开樽地,萧萧春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怀孙彭山

愁心似芳草,绿到锦官城。

一夜岷江雨,春波万里生。

寒鸦惊返照,断雁有归声。

余亦飘蓬客,汀洲采杜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