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登阳翠岭望居庸

渔阳通古北,上谷迩皇州。

绵山带西日,重关枕沧流。

澄霞涧影分,归云岚气收。

阴厓忽成晦,夏色惊先秋。

无以行迈心,恤此烽烟愁。

伊昔布骏略,婉矣幕中筹。

匪今重侠士,自古并与幽。

伤哉投笔怀,白首何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昌平阳翠岭上远眺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首联“渔阳通古北,上谷迩皇州”开篇即展示了地理位置的雄伟与历史的深远,渔阳与上谷作为边疆之地,却与京城相距不远,体现了边关与首都之间的密切联系。

接着,“绵山带西日,重关枕沧流”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在连绵山脉与居庸关上的画面,山川与河流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澄霞涧影分,归云岚气收”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涧与云雾的动态美,霞光与云雾交织,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气息。

“阴厓忽成晦,夏色惊先秋”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季节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夏日的景象突然被阴暗的山崖所遮蔽,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预测。

最后,“无以行迈心,恤此烽烟愁”表达了诗人对边关战事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伊昔布骏略,婉矣幕中筹”回顾了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智谋与英勇,强调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匪今重侠士,自古并与幽”则表达了对当今时代英雄的期待,以及对古代英雄精神的传承。

“伤哉投笔怀,白首何所求”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边关、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

皇甫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僧简经说难

少乏经世姿,长逢行路迫。

何为百岁间,坐使千虑积。

薄从沙门游,聊与同所适。

风远水木华,云兴梵钟夕。

委叩爱良托,空情谢深译。

曾是投石心,对尔翻经席。

乃协支许怀,焉贵轩冕客。

初服傥有期,永愿庶可毕。

形式: 古风

七里溪别墅(其一)

知足始远辱,至人贵自全。

不羡公与侯,所志受一廛。

吾家有旧业,乃在城东偏。

一丘藏一壑,宛转依晴川。

生涯故不常,中道成弃捐。

弃捐从此去,一去二十年。

非无五亩宅,在邑多纠缠。

幸兹协初心,归我汶阳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七里溪别墅(其二)

我田无远近,处处缘澄溪。

朝发巨洋浒,暮泊野水栖。

野航流北陆,香稻来东齐。

岂伊贵异谷,美利贻烝黎。

名山近村落,迨暇恒攀跻。

仰瞻霄汉遥,俯眺浮云低。

翩翩比翼鸟,乃在太行西。

终岁不合并,激昂飞且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东郭次甫

送子游东岳,五月渡长淮。

谁言独往人,中道临常乖。

乘流岂不返,何以安予怀。

一诺重平生,三年今始谐。

心期在山水,所贵敦朋侪。

秋日动遐思,良夜閒高斋。

萤火照裳衣,蟋蟀鸣庭阶。

何时披素襟,一笑遗形骸。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