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渔隐图

隔江青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

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

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

浩歌唤酒来船头,笑杀桃源种桃者。

形式: 古风

翻译

隔着江面的青山翠绿欲流淌,江面上的云雾洗去了秋天的凉风。
一位隐士驾着小舟在江上漂泊,万顷碧波中没有一只白鸥飞翔。
我明白那位隐士喜爱自由自在的生活,难道是因为危险鸥鸟才不愿停留?
他在船头高声歌唱,唤来美酒,嘲笑那些在桃花源种植桃树的人。

注释

隔江:指江的对岸。
青欲流:形容青山翠绿得仿佛要流动起来。
幽人:指隐居的人。
潇洒:形容生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机危:此处可能指危险或不安定的情况。
浩歌:大声歌唱。
桃源:指理想中的宁静、与世隔绝的地方,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渔隐的宁静画面。"隔江青山青欲流",江水映衬着两岸翠绿的山峦,仿佛颜色都要流淌起来,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活力。"江云洗尽江风秋",江面上的云雾轻轻荡涤,透露出秋季的清新和凉意。

"幽人小艇江上游",诗人笔下的渔隐独自驾着小舟在江面悠然前行,他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显得格外超脱尘世。"碧波万顷无白鸥",广阔的江面上,连一只白鸥都少见,更显其清寂与幽深。

"我知幽人爱潇洒",诗人揣测渔隐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享受着这份远离喧嚣的宁静。"岂是机危鸥不下",他质疑渔隐并非因为生活艰难才不愿停留,而是真心喜爱这样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浩歌唤酒来船头,笑杀桃源种桃者",渔隐放声高歌,唤来美酒,对那些在世俗中忙碌的人发出一种调侃和嘲笑,暗示他对桃花源般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越。

整体来看,王冕的《江山渔隐图》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脱尘世、热爱自由的渔隐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民

江南民,诚可怜,疫疠更兼烽火然。

军旅屯驻数百万,米粟斗直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种田,今年远丁差戍边。

老羸饥饿转沟壑,贫富徭役穷熬煎。

豺狼左右虎后先,况尔不肯行楮钱。

楮钱不行生祸愆,官司立法各用权。

生民自此多迍邅。

君不见海东风起浪拍天,海中十载无渔船;

又不见淮南格斗血满川,淮北万里无人烟。

通都大吧尽变迁,新鬼旧鬼皆衔冤。

今上圣明宰相贤,政如日月开尧天。

大布德泽清八埏,百辟忠义何以言?

捐生弃死非徒然,我在畎亩心拳拳。

无能与尔扶颠连,老眼迸泪如飞泉。

形式: 古风

江南妇

江南妇,何辛苦。

敝衣零落裙断腰,赤脚蓬头面如土。

日间力田随夫郎,夜间缉麻不上床。

缉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

官输未了忧郁腹,门外又闻私债促。

大家揭帖出陈帐,生谷十年还未足。

大儿五岁方离手,小女三周未能走。

社长呼名散户由,下季官粮添两口。

舅姑老病毛骨枯,忍冻忍饥蹲破庐。

残年无物做慈孝,对面冷泪如流珠。

燕赵女儿颜似玉,能拨琵琶调新曲。

珠翠满头金满臂,日日春风嫌酒肉。

五侯七贵争取怜,一笑可博十万钱。

归来重藉锦绣眠,不信江南妇人单被穿。

形式: 古风

竹梅幽禽

梅花出修竹,照影清溪深。

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

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

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

明月在青天,霜气袭衣襟。

归来草堂静,独坐弹鸣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红梅翠竹山雉图

游丝冉冉游云暖,翠石凝香土花短。

管弦不动白日迟,可是江南旧亭馆。

湘帘隔竹翠雨浓,玉肌醉染胭脂红。

文章羽毛亦自好,转首似觉怀春风。

去年我过长洲苑,落日澹烟芳草浅。

沧浪池畔野景生,姑苏台上离情远。

今年放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黄金白璧尽尘土,朱阑玉砌荒蘼芜。

东园寂寞西园静,梧桐叶落银床冷。

十二楼前蛛网悬,见画令人发深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