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揽衣上小孤,遥看山海图。

近有影泽邑,室闾尽荒芜。

令尹不可见,堤柳树扶疏。

人远风尚存,室还道未纡。

欲傍柴桑阴,兹焉结吾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小孤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揽衣上小孤”,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披衣而起,踏上登山之旅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期待感。接着,“遥看山海图”一句,以“山海图”比喻眼前的壮丽景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幅画卷般的辽阔与壮美。

“近有影泽邑,室闾尽荒芜。”这两句笔锋一转,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了对小孤山周围村落的描绘。通过“影泽邑”和“室闾尽荒芜”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在时间长河中的消逝,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

“令尹不可见,堤柳树扶疏。”这里“令尹”指古代官职,此处借指地方官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感叹于如今的荒凉景象。而“堤柳树扶疏”则描绘了一幅柳树繁茂、生机勃勃的画面,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

“人远风尚存,室还道未纡。”这两句诗中,“人远风尚存”表达了尽管人已远离,但往日的风俗习惯依然留存,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室还道未纡”则暗示了道路虽曲折,但仍有归途,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有希望与出路。

最后,“欲傍柴桑阴,兹焉结吾庐。”诗人表达了想要在小孤山旁定居的愿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愿望不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迁,以及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星寺

长途苦客久,归路趁好风。

道逢落星寺,疑是海珠宫。

性癖不受羁,葛巾远相从。

虽无相知友,取兴亦自浓。

素月波上明,夜气灏以冲。

对此浩忘归,俛仰悲凡笼。

形式: 古风

宿东林寺

东林白莲春自生,田园久矣归渊明。

江州太守送酒至,虎溪上人相笑迎。

万壑松声非俗韵,一濂岩瀑浣尘缨。

北囱正直天池外,梦与羲皇几醉醒。

形式: 七言律诗

访詹少华

火金之岁辰之月,青萝出山寻少华。

闲向北窗寻靖节,醉来东岳咏梅花。

千峰寒雨夜促席,七碗清风春试茶。

别后杳然嗟与处,江天回首隔尘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玉山陆晋川明府

晋川吾所慕,欣慰玉山岑。

论心频过访,抚景共登临。

爱尔清新句,浇予磊落襟。

未须嗟吏隐,供俸待词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