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东莱先生(其六)

鼓箧胶庠日,公方属外艰。

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

问我好何学,逢人察所安。

由今无拂士,孤陋入心酸。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在书斋中敲击书箱的日子,先生正遭遇外派的艰难困苦。
命运多舛,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追求美德的道路想必更加艰辛。
有人问我该学习什么好,我遇见的人都是在寻求内心的安宁。
如今没有贤士激励,我深感孤陋寡闻,心中充满苦涩。

注释

鼓箧:敲击书箱,比喻勤奋读书。
胶庠:古代学校,这里指书斋。
属外艰:遭遇外派的艰难困苦。
抠衣:拉住衣服,表示谦恭或不得志时的无奈。
攻玉:比喻磨砺品德,提高自己。
察所安:观察他人内心所求的安定。
拂士:能纠正过失、激励自己的贤士。
孤陋:孤陋寡闻,形容见识浅薄。
心酸:内心感到痛苦和失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度为悼念东莱先生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其在困境中仍坚持学问的敬仰。"鼓箧胶庠日"描绘了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勤奋刻苦的形象,"公方属外艰"则暗示了他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不易,如同琢磨美玉般艰辛。

诗人关心地询问先生在学问上如何自处,"问我好何学"体现了他对先生学问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先生处境的同情。"逢人察所安"表达了诗人观察他人言行,寻找安慰和启示的态度。最后两句"由今无拂士,孤陋入心酸"直抒胸臆,感叹没有像东莱先生那样的贤良之士来激励自己,感到学问上的孤陋和内心的酸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自身求学之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深深敬意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6)

邵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阿郎去日。不道长为客。底事桐庐无处觅。

却得广州消息。江头一只兰船。风雨湘妃庙前。

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挽东莱先生

□□感易极,学成功未施。

彼苍胡用问,吾党竟谁资。

道在漫今昨,人间忽喜悲。

百年总埋玉,千古敬丰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通判杨殿丞名霖岩洞

云峰千仞对吾庐,洞古名新郡守书。

须信神灵知受赐,先兴霖雨远随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钓台

光武休戈诏子陵,高台时暂别烟汀。

当时四海皆臣妾,独有先生占客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