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其一)

标格清癯不染尘,碧梧翠竹若为邻。

凤池载笔年华久,玉署编摩宠命新。

适兴谩将诗自写,论文肯厌客来频。

交游满眼谁知己,三益嗟君独辅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曹义所作,名为《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品格高洁、不染尘埃的文人形象,与碧绿的梧桐和翠竹为邻,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首联“标格清癯不染尘,碧梧翠竹若为邻”以“清癯”形容诗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格,如同不沾染尘世污浊的君子;“碧梧翠竹”则象征着诗人周围环境的高洁与雅致,仿佛是自然界的两位知音,共同衬托出诗人的超凡脱俗。

颔联“凤池载笔年华久,玉署编摩宠命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与经历。凤池与玉署分别代表了朝廷的中枢机构,暗示诗人长期在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载笔”与“编摩”则表明了他作为文官的职责与成就,同时“宠命新”表达了对诗人新得恩宠的赞美。

颈联“适兴谩将诗自写,论文肯厌客来频”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社交态度。他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享受创作的乐趣;而对于学术交流,他乐于接待客人,频繁地进行深入的讨论,体现了他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广泛的学术兴趣。

尾联“交游满眼谁知己,三益嗟君独辅仁”总结了诗人的交友观。在众多的交往中,能够真正理解并支持他的知己并不多见;而“三益”出自《论语》,意指益友、益言、益行,此处表达了诗人对真正能给予他帮助与启发的朋友的珍视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高洁情操、学术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95)

曹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其二)

江南一别绝音尘,蓟北初逢喜接邻。

晋帖临来多俊逸,唐诗吟处更清新。

樗材有幸相资益,书籍无嫌独借频。

昭代共誇膺好爵,愿摅忠悃荅皇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其三)

玉堂潇洒静无尘,凤阁龙楼为作邻。

晓听漏声花外度,日闻天语耳边新。

从容退直多清暇,故旧相过不厌频。

才识丰姿入共仰,明时匡辅好施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其四)

幽居陋巷绝氛尘,相接浑无旧日邻。

宦迹似蓬随处转,流光如水逐时新。

雁迷故国音书杳,秋到都门客梦频。

自叹离群材识浅,不知何处可依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其五)

空庭夜坐迥无尘,月影吟看渐过邻。

凉透孤怀秋气肃,香飘几点桂花新。

蛩声哽咽愁难听,砧韵凄清苦厌频。

触景宦情无处著,谩成诗句荷尧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