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
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这首诗描写了早春时节,寒冷尚未完全消退,而腊月(农历正月)刚过,自然界已经显现出初春的生机。"薄寒未去腊才过"四字勾勒出季节交替的微妙之感,表明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
"春色先知在绿波"一句,则通过对春天色彩的描绘,传达了初春景象的生机与活力。"不是宿云能作思"这两字暗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不是简单的旧日云游能够引起其深沉的思考。
最后一句"大都王粲自情多"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丰富,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事物的个人情怀。这里的“大都王粲”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或者是一处地名,用以喻示诗人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澹泊轻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风烟寂寞几何限,尽入凭高一寸眸。
书意勤渠诗意新,清如白雪暖如春。
西游不尽溪山乐,策马归来就故人。
但见涉江求水际,岂知胜木采霜中。
微红未肯全衰歇,正似酡颜鹤发翁。
后时独立诚难事,犹赖阶庭有菊丛。
绰约霜前弄姿态,非如群木万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