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杭州八咏(其二)中和堂》。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重回杭州,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老来重守凤凰城",既点明了地点——杭州,也暗含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千里人心岂易平",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杭州人民情感的深切理解,以及对这座城市复杂情感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乐职古贤形颂叹,中和诗不为虚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中和之道的推崇。"乐职"二字,意指乐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体现了古人对于职业的热爱与尊重。"古贤形颂叹"则是对古代贤人的赞美与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敬佩。"中和"一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和谐、平衡之美。"中和诗不为虚名",意味着诗人所作之诗,不仅仅是追求名声,而是真正地传达了对中和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了他对古代贤者精神的崇敬以及对中和之道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