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五)

物养有得失,瘠地江河隈。

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

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事物滋养有得有失,贫瘠之地紧邻江河。
简陋的亭槛只有小草,深山老林隐藏着奇异之材。
我怀揣着探索八荒的兴致,暂且在此地展开席谈。
长啸本源于内心的舒畅,悲伤的风又为谁而起呢?

注释

物养:事物的生长与滋养。
瘠地:贫瘠的土地。
江河隈:江河弯曲的地方。
亭槛:亭子的栏杆。
小草:低矮的草。
山林:山林之中。
奇材:罕见的好木材。
八极:指天地四方,极远的地方。
聊堪:姑且能够。
一席开:开启一次交谈。
长啸:放声长啸。
造适:自然的舒适或心境。
悲风:令人悲伤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五)》。诗中,诗人通过对瘠地江河旁生长的小草和山林中的奇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慨。他以"物养有得失"起笔,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环境和命运,即使在贫瘠之地,也能孕育出独特的生命。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广阔胸怀,认为即使身处简陋的亭槛,也能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即"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意指他的志向宏大,足以容纳天地。最后,诗人借"长啸"这一动作,抒发了自己顺应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感叹即使面对悲凉的风声,也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又流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四)

池深不可临,际水作石磴。

尘埃搅百里,得此亦差胜。

晨朝看雨坐,蛙喜律吕应。

有儿不鼓箧,共此疏懒兴。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三)

诛茅斩恶木,众卉方以朋。

掘沙到沮洳,方复见此澄。

客来恍异境,物象初不增。

以此自诳目,果下能日乘。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二)

昔吾卜城东,今吾卜城中。

祇畏盗贼迫,安知廛市同。

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

无乃遭此笑,君如北山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一)

文饶论百揆,豪气阔天宇。

归来坐平泉,草木何足数。

只今和文第,怪石几风雨。

达生要忘累,人取应我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