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酴醾》由明代诗人王象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酴醾花的美丽与香气。
首句“皓齿舞霓裳”,以女子的皓齿比喻花的洁白,以霓裳形容其轻盈飘逸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酴醾花的优雅与纯洁。接着“飘飘翠羽长”,进一步描绘了花枝的轻盈与翠绿,仿佛翠羽般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何郎初傅粉”一句,借用了南朝宋时的何逊(字何郎)初试新妆的典故,暗喻酴醾花如同初试新妆的少女,清新脱俗,令人眼前一亮。“荀令乍薰香”,则引用了东汉末年名士荀彧(字令君)的典故,形容酴醾花散发出的香气,如同荀彧的德行一样,令人敬仰。
“玉蕊休夸白,金沙敢并芳”,这两句将酴醾花的白色与金色花瓣进行对比,赞美其独特的美丽,既不夸耀自己的洁白,也不自比金黄的富贵,展现出一种谦逊而高洁的品质。
最后,“可怜蜂与蝶,早晚引风狂”,诗人以蜜蜂和蝴蝶的活动,象征着酴醾花的魅力能够吸引众多的访客,无论是自然界的小生灵还是人们的心灵,都被其深深吸引,表达了对酴醾花美好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酴醾花的外在美,更深入地挖掘了其内在的品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