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其一)

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

烟雨楼台春似画,水云窗户昼生寒。

遥知洗鼎煎茶待,定许敲门借竹看。

醉后石桥花烂熳,翠禽啁哳在檐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钱惟善的《和季文山斋早春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山斋内外生机盎然、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首句“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以“方壶”象征仙境,暗示山斋虽处尘世,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惬意。接着,“倚遍东风十二阑”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斋四周,感受春风轻拂的情景,充满了悠闲与自在。

“烟雨楼台春似画,水云窗户昼生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春的景象。烟雨朦胧中的楼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水云间的窗户则在白天也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早春特有的清新与宁静。

“遥知洗鼎煎茶待,定许敲门借竹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斋主人的热情与期待。想象中,主人正在准备煎茶,等待着诗人的到来;同时,诗人也期待着能够借机欣赏山斋周围的竹林,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醉后石桥花烂熳,翠禽啁哳在檐端”描绘了诗人酒后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陶醉。石桥上鲜花盛开,色彩斑斓,翠绿的鸟儿在屋檐间欢快地鸣叫,这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元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76)

钱惟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字:思复
  • 号:曲江居士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子昂疏竹远山图

玉立湘江阔,东风不自持。巫山何处是?

春雨扫蛾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送王举之入京就简樵谷

短衣匹马佩吴钩,欲写关河万古愁。

射雁秋风高紫塞,听莺春色满皇州。

黄尘驿路三千里,白玉京城十二楼。

无酒送君怀抱恶,过江为觅故人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鲁彦康所藏范宽山水手轴

看云终日坐苍苔,溪上千峰紫翠堆。

种竹人家临水住,抱琴客子过桥来。

欲书盘谷先生序,更把浔阳处士杯。

他日卜居能似画,草堂题作小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吕彦孚

觅句隐乌几,谈经坐虎皮。

乾坤秋已半,风雨夜何其。

聚散偏相忆,穷愁不自悲。

但令交有道,莫惜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