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对月

颢气中秋正,明河左界长。

桂孤香易散,蚌冷泪先汪。

飞盖倾兰坂,鸣琴厌烛房。

玉盘浮浩露,素绠冰寒浆。

浪白江连楚,风凄笛怨羌。

庾楼聊顾慕,潘省更悲凉。

雪漫誇圆璧,珠休号夜光。

嫦娥悔孀独,空见海生桑。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中秋时节清气弥漫,银河横跨天际漫长。
月桂孤独香气易消散,蚌壳寒冷泪先盈满。
华美的车盖驶过兰花坡,琴声在烛光中显得厌倦。
玉盘上浮着晶莹露珠,冰凉的井水如寒浆。
江浪洁白,楚地相连,风声凄切,笛声哀怨如羌笛。
庾楼之上我随意眺望,潘省之地更觉悲伤。
雪漫天,月亮如圆璧被夸赞,珍珠不再被称为夜明珠。
嫦娥后悔孤独,只看到海中生长的桑树。

注释

颢气:清朗的天空。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明河:银河。
桂:月桂。
孤香:孤独的香气。
汪:满溢。
飞盖:华丽的车盖。
兰坂:有兰花的山坡。
厌:感到厌倦。
玉盘:月亮。
浩露:大颗露珠。
冰寒浆:冰冷的泉水。
浪白:江水泛白。
楚:古代中国南方地区。
羌:古代民族名。
庾楼:庾亮楼。
潘省:潘岳所在的官署。
悲凉:悲伤凄凉。
雪漫:雪花漫天。
圆璧:圆满的玉璧。
珠:珍珠。
嫦娥:月宫仙女。
孀独:孤独。
海生桑:海中生长的桑树,比喻变化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钱惟演的《秋夜对月》,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联“颢气中秋正,明河左界长”描绘了中秋时节清朗的天空和明亮的银河,奠定了宁静而深沉的基调。接下来,“桂孤香易散,蚌冷泪先汪”以桂花的孤寂和蚌含泪的意象,寓言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飞盖倾兰坂,鸣琴厌烛房”通过车盖轻摇和琴声在烛光下显得单调,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接着,“玉盘浮浩露,素绠冰寒浆”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玉盘,露水如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凄凉。

“浪白江连楚,风凄笛怨羌”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冷寂,江水、风声和笛声交织出一种哀怨的氛围。诗人遥想庾楼(可能指某处名胜)和潘省(可能指官署),感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情绪更加悲凉。

尾联“雪漫誇圆璧,珠休号夜光”借雪满月轮和明珠暗淡,表达了对圆满不再的感慨。最后,“嫦娥悔孀独,空见海生桑”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自比,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深深遗憾,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来看,钱惟演的《秋夜对月》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现实境遇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无尽遐思。

收录诗词(106)

钱惟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骨干诗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 字:希圣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7—1034

相关古诗词

致斋太一宫

斋洁奉惟馨,瑶台独自升。

楼迷五里雾,坛烛九枝灯。

珠馆来青雀,琁题射玉绳。

疏钟平野阔,古柏夕霏凝。

鹤扇真规月,仙衣可镂冰。

春茶泛云液,晓饭荐兰蒸。

弃药疑洪井,藏书类羽陵。

回瞻太帝室,飞槛更长凭。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荷花

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

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

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

华灯连雾夕,钿合映霞朝。

泪有鲛人见,魂须宋玉招。

凌波终未渡,疑待鹊为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清风十韵

溽暑迎秋尽,凉飔逗晓回。

起蘋初淅沥,猎桂更徘徊。

欲引长烟素,微飘画烛煤。

坠桐侵玉井,拂柳度章台。

已觉云翘动,还惊月幌开。

鲛帘移乱影,瑶瑟泛馀哀。

扇掩藏鸾羽,荷倾侧露杯。

正当河左界,不待雨东来。

自好抟垂翼,宁劳起死灰。

楚宫谁第赋,宋玉最多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

雕盘琼蕊冰寒凘,密树蝉嘶下直时。

更赋新诗答灵运,不将团扇隔元规。

经梅绿草沿阶上,尽日流风转蕙迟。

祇待觚棱照初旭,横经还集绛纱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