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蔡学用所作,名为《赠屠少石先生》,是对屠少石先生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以屠公的形象为主线,描绘了一位外表古朴、内心同样古雅的老者形象。
首句“屠公烟霞人,貌古心亦古”直接点出屠公的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他如同烟霞般超脱世俗,不仅外貌古朴,心灵也保持着古雅的品质。接着,“自从见面心即亲,恨不经时聚眉宇”,表达了诗人与屠公初次见面便产生了亲近感,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仿佛能跨越时间的限制。
“世上相逢不易知,与公相逢公不疑”,进一步强调了相遇的难得和对屠公的信任,凸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篱落形骸竟何意,纷纷难与同襟期”,通过对比,表现了屠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他似乎不在意世俗的纷扰,难以与他人共享他的心境。
“公年六十发如漆,日月酣歌尚豪逸”,描述了屠公虽已年过六旬,但头发乌黑,依然充满活力,每天饮酒高歌,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白雪黄牙了不知,无忧便是长生术”,则借用了比喻手法,说明屠公对生活的态度超越了物质和年龄的束缚,无忧无虑,仿佛找到了长生的秘诀。
最后,“如渑之酒美且馨,但愿同醉不愿醒”,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屠公一同沉浸于美酒佳酿之中,享受这份难得的快乐,不愿醒来,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生活情趣。“为公短歌歌未停,山风䬃䬃吹松苓”,以歌声和自然界的风声作为结尾,既是对屠公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屠公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