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董禹川饷墨

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

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

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

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

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

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

嗟予老矣安用此,谁能细字书蝇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次韵董禹川饷墨》。诗中描绘了老松的壮观景象,以及对墨宝的珍视和对其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人在赞美老松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董禹川所赠墨宝的欣赏之情。

诗的前四句“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以老松的形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老松的高大与茂盛,仿佛能遮蔽百牛,其滋养的乳汁甚至能跨越地域,流入中州。接着,诗人通过“捣寒碧”这一动作,暗示了制作墨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制墨者的敬意,认为他们的心思与神明相当。

接下来的“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墨比作飞翔在秋天天空中的紫凤,以及悬挂于空中的苍球,进一步强调了墨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墨的价值,指出即使是普通人,也难以认识到墨的真正价值,而江都的老相却愿意以千金的价格收购,显示出墨的稀有与珍贵。

“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墨的珍惜之情,即使将其放在身边,也会不时发出叹息,感叹生活中有许多不必要的物品留存,而墨作为一件艺术品,却能带来无尽的思考与灵感。

最后,“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墨的喜爱与期待,认为它能够帮助自己在创作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甚至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让千人受益。

整首诗通过对老松、墨宝的描绘,以及对董禹川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汴中书事三首(其一)

永日钩帘坐,乘流颇自怡。

手邀飞絮住,目送远花移。

官牒吾何有,邮签汝漫知。

关心淹速事,无复少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汴中书事三首(其二)

既雨堤仍注,无风浪更扬。

麦登孤市沸,榆老半川凉。

击汰吴侬勇,传掫楚戍荒。

秖应今夜月,儿女话他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汴中书事三首(其三)

晓日轻桡动,波光满座隅。

岸遥双燕去,天霁百禽呼。

衰白看明镜,飘零倒浊壶。

长年作羁旅,三径有人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余氏幽光亭二首(其一)

缥缈风烟上,谁栽柏满庭。

诸郎浑玉雪,前哲想丹青。

举国思人鉴,重泉掩德星。

空馀千载事,寒露泣秋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