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次韵董禹川饷墨》。诗中描绘了老松的壮观景象,以及对墨宝的珍视和对其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人在赞美老松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董禹川所赠墨宝的欣赏之情。
诗的前四句“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以老松的形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老松的高大与茂盛,仿佛能遮蔽百牛,其滋养的乳汁甚至能跨越地域,流入中州。接着,诗人通过“捣寒碧”这一动作,暗示了制作墨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制墨者的敬意,认为他们的心思与神明相当。
接下来的“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墨比作飞翔在秋天天空中的紫凤,以及悬挂于空中的苍球,进一步强调了墨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墨的价值,指出即使是普通人,也难以认识到墨的真正价值,而江都的老相却愿意以千金的价格收购,显示出墨的稀有与珍贵。
“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墨的珍惜之情,即使将其放在身边,也会不时发出叹息,感叹生活中有许多不必要的物品留存,而墨作为一件艺术品,却能带来无尽的思考与灵感。
最后,“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墨的喜爱与期待,认为它能够帮助自己在创作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甚至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让千人受益。
整首诗通过对老松、墨宝的描绘,以及对董禹川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