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天锡我宗盟,元戎付夏卿。

多才兼将相,必勇独横行。

经纬称人杰,文章作代英。

山川看是阵,草木想为兵。

不待河冰合,犹防塞月明。

有谋当系丑,无战且绥氓。

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

感恩同义激,怅别屡魂惊。

直视前旌掣,遥闻后骑鸣。

还期方定日,复此出郊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上天赐予我们联盟,重任交付给夏卿。
他才华出众又身兼将相,必定英勇无畏独步前行。
他的才能和领导力如同人中豪杰,文章更是当代英华。
山川仿佛是他的战场布局,草木在他眼中化为士兵。
未等黄河冰封,他仍警惕边塞月明时的战斗。
他深思熟虑,以和平方式安抚百姓,制定战略。
他在边疆传授兵法,期望天下太平。
对恩惠心怀感激,离别时内心激动不已。
他目光坚定,前方旗帜引领,身后马蹄声回荡。
回归之日已定,人们再次出城迎接他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嘉贞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朋友张说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

“天锡我宗盟,元戎付夏卿。”开篇即设立了壮丽的场景,通过“天锡”和“元戎”来形容张说被赋予重任,前往边疆巡视。这两句展示了国家对张说的信任,以及他肩负的重要使命。

“多才兼将相,必勇独横行。”此处赞美张说的才能,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勇敢无畏,在复杂险峻的环境中能够独立行动。这些特质是理想的将领和宰相所具备的。

“经纬称人杰,文章作代英。”这两句强调了张说的文学才能,他的诗文不仅能够成为时代的杰作,而且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历史上的光辉。

“山川看是阵,草木想为兵。”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表达了边疆地区军事紧张的氛围,即使是平静的山川和草木,在作者眼中也如同布置好的战场和待命的士兵。

“不待河冰合,犹防塞月明。”即便是在严冬之际,大地虽然未完全封冻,但边关的守卫仍旧警惕,夜晚更是月光清冷,提醒着守军时刻保持警觉。

“有谋当系丑,无战且绥氓。”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张说的期待和信心,有智谋的时候应当果断行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也要安抚民心。

“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这里提及边疆之外的消息传递,以及对张说能够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带来和平的期待。

“感恩同义激,怅别屡魂惊。”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分别时的心绪纠葛和内心的不安。

“直视前旌掣,遥闻后骑鸣。”通过这两句,可以感受到边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即使是远处传来的马蹄声,也让人感到忧虑。

“还期方定日,复此出郊迎。”结尾部分表达了对张说的期待和对和平到来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见面,与朋友一起迎接美好未来的愿景。

收录诗词(4)

张嘉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 籍贯: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
  • 生卒年:665年-729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明发扈山巅,飞龙高在天。

山南平对巩,山北远通燕。

瞻彼冈峦峻,凭兹士马妍。

九圻行若砥,万谷辗如川。

罗网开三面,闾阎问百年。

泽将春雪比,文共晓星连。

徯后逢今圣,登台谢曩贤。

唯馀事君节,不让古人先。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恩敕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应制

灵沼初开汉,神池旧浴尧。

昔人徒习武,明代此闻韶。

地脉山川胜,天恩雨露饶。

时光牵利舸,春淑覆柔条。

芳酝酲千日,华笺落九霄。

幸承欢赉重,不觉醉归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形式: 押[灰]韵

贫女

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

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